【本報綜合報道】德國經濟連跌兩季,是兩年來第2度出現衰退,主要受歐元滙價上漲打擊該國出口拖累;加上荷蘭和意大利亦陷入經濟衰退,導致歐元區今年次季經濟停滯不前。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系德國第2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下跌0.1%,符合市場預期,比今年首季的0.2%跌幅有所收窄。這是德國經濟自2001年下半年以來首見連續兩季倒退,在去年末季,該國經濟零增長。
與去年同季比較,德國上季GDP跌0.2%。市場原先預測德國上季GDP按年跌0.1%。
德國統計局官員表示,佔德國整體經濟約三分一的出口,其上季跌幅大於進口,雖然本地消費市道期間有輕微改善,但不足以扭轉經濟跌勢。
歐元兌美元今年來已升逾7%,這種情況使德國出口貨變得昂貴,削弱其海外競爭力。
另外,荷蘭上季GDP按季下跌0.5%,首季跌幅由原先統計的0.1%修訂為0.3%,反映該國經濟衰退正在惡化。在去年末季,荷蘭經濟按季跌0.2%。
與去年同季相比,上季GDP跌0.9%,首季錄得零增長。市場原先預測荷蘭上季GDP按季下跌0.1%,按年跌0.2%。
意大利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上季出現逾10年來首次經濟衰退。德荷意三國的經濟規模合計佔歐元區超過一半。
歐洲統計局昨天公布,歐元區上季GDP與前季相比零增長,首季則增長0.1%;按年計,歐元區上季經濟增長由前季的0.9%放慢至0.4%。當局把今年第3季經濟增長預測維持在零至0.4%,並預測第4季經濟增長0.2%至0.6%。
美元昨天上升,因為德國經濟陷入衰退,以及美國貿赤細過預期。
歐元一度跌0.65美仙,低見1.1252美元。美元兌日圓最高見119.68,升0.55日圓。紐約早市,歐元報1.1295美元,跌0.22美仙;美元報119.26日圓,升0.13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