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8小時才處理 被轟不尊重死者<br>人手不足馮堯敬醫院屍體遲冷藏

擺8小時才處理 被轟不尊重死者
人手不足馮堯敬醫院屍體遲冷藏

病人在醫院病逝,一般會在家人瞻仰後便由病房移到殮房,放入冷藏櫃冷藏減慢屍變速度,等候殮葬。但是,位於薄扶林山腳下的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深夜死去的病人,遺體包裹後卻要在殮房「放過夜」,翌日才放入冷藏櫃,毫不尊重死者;然而院方竟解釋這安排是讓未能趕到醫院的家屬,在殮房的「告別間」瞻仰遺容。 記者:梁洵瑜

【本報訊】消息人士指出,馮堯敬醫院最近三年減少殮房人手,夜更只有一人當值,根本無力將遺體搬入冷藏櫃,而遺體則要「放過夜」至早上早更員工上班後才放入冷藏櫃。立法會議員及病理學者均批評此做法「不理想」,也可能違反屍體處理指引。
該院消息人士透露,最近數個月來至少有十五名死者,是在晚上死亡後屍體移至殮房,留待翌日早上才放入冷藏櫃,甚至有部份擺放長達七、八小時才放入冷藏櫃,同時,殮房出現漏水現象,衞生水平成疑。

殮房漏水不合衞生
據了解,該院殮房一向有八名員工工作,每天分三更,每更兩名人手。自二○○○年四月後,人手餘下六人,早更及下午更分別有兩名人手,由晚上十時至翌日早上六時的夜更,只有一人工作,但抬起屍體放入冷藏櫃是需要兩個人去做,一人實難以做到。
該殮房溫度約攝氏十七度,較冷藏櫃只有四度為高,加上殮房有漏水現象,消息人士認為這樣停放屍體很不合衞生,更違反「處理屍體所需的預防措施」指引,指引有要求屍體存放在約攝氏四度冷藏室內。
該院只用書面回應查詢,回應中沒有承認或否認人手問題導致屍體要放過夜,只稱院方設有一個「有冷氣供應暫放遺體的告別間」,遺體並非在室溫下擺放。院方解釋,由於病人去世後通常停留在病房直至家人完成瞻仰或所需儀式,遺體才運往殮房,如病人在深夜去世,家人通常未能趕到醫院,院方不希望遺體在病房停放過久,故會運到殮房的告別間暫放。該院又稱,漏水可能是由冷藏櫃的製冷系統產生,會找維修商維修,並指院方會不時按服務需要作出適當人力調整。

不冷藏令細胞腐化
法醫科專家香港大學病理學系助理教授馬宣立認為,屍體運到殮房後不即時放入冷藏櫃冷藏,是不理想做法,因為屍體如不冷藏,體內的細菌會令細胞腐化,如殮房溫度處於攝氏十七度左右,約十八小時至一日便會出現屍變,若死者生前有嚴重細菌感染,會更快呈現屍變。
他表示,屍體放在攝氏十七度數小時,未必會造成很大的衞生問題,但他認為「咁做法始終唔係咁理想,以本港咁發達,唔應該會咁」,他認為院方可協調資源或設施作改善。立法會醫學界議員勞永樂也認同屍體放過夜是不理想的做法。
根據「處理屍體所需的預防措施」指引,所有屍體均可能傳染疾病,故工作人員處理屍體時需採取普及性預防措施,按疾病的傳染途徑及感染風險,把屍體分為三類,採不同防感染措施處理。屍體會由主診醫生分類,一般的類別由工作人員把遺體上的導管移走,用浸過漂白水的棉花球填塞屍體肛門或其他孔口,清潔弄乾屍體後,用殮房裹單包裹,放在殮房手推車上運往殮房,屍體更應存放在溫度保持約攝氏四度的冷藏室。

一具遺體(左)在深夜時分被運到殮房後,一直擺放至翌日早上才放入冷藏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