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消費者而言,美食博覽是每年一度的「大食會」,但對於參展商而言,展會除了是個推廣新產品,促銷貨品的好地方以外,更是與海外買家接洽的大好機會,今次展會雖只有170個參展商,比往年減少逾三成,卻因為與中秋節日子相近,反而吸引到不少新面孔加入。
雖是展覽會常客,但美心食品有限公司的名字,還是頭一趟出現在美食展之中。該公司市務經理(美心產品)陳穎詩表示:「年頭已經決定參展,主要是知道今年推出的新產品較多,而且展會與中秋只差一個月,認為是催谷月餅銷量的適合時機。」
同樣以月餅作主打貨品的東海堂,也是首次參展,是次租用了48平方米展場,出動了30名員工拉生意,主要是看好中秋的消費市道。其市場部經理洪麗珊說:「首天的生意及人流比預期好,估計5日展期內,可銷出整體月餅貨額的20-30%。」記者所見,現場的確很多人。
除了著名大品牌以外,一些較低調的批發商,也走出第一步,藉着參加展會,增加品牌知名度,同時吸引到新的買家。合興特色美食董事黃伯偉直言:「希望在展期內,有新買家『睇中』。」。
本地參展商主力谷銷量,海外參展商則集中尋買家,以及為新產品測試市場反應。韓國的BYULMIFOODSCO.代表Mr.Yun指出,今次是應韓國商會之請,到來參展,主要是想測試一下本港消費者,對於紫菜的口味,藉此改良產品,認合市場需求。
以台灣公司名義參展的東洪國際,其香港代理坦言,超市「上架」費用高昂,反而參展比較實際。他透露,首天早上已有幾個買家洽商,多數是一些本地售賣特色零食的小商店負責人。
澳洲參展商環球貿易公司負責人周美說,參展可以直接接觸到用家,節省不少廣告宣傳費用,展期內也有不少人洽商,當中以食肆及酒樓為主。
撰文:丹琍攝影:梁祖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