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酒店股暫宜觀望

陸叔理財:酒店股暫宜觀望

市場憧憬本地旅遊業將會受惠於國內放寬京滬兩地居民來港旅遊,促使酒店股本周急升。但短暫的升勢過後,酒店股周三已出現較顯著的調整。由於早前不少投資者未能趕及上車,在是次的調整中,相信會有些朋友想趁低吸納,以候快將出現的另一升浪。
由於大市氣氛轉佳,預計後市仍會有一定承接力,而通常在這種投資氣氛下,炒味較濃的當炒股仍會受到追捧,那麼,現時稍為喘息的酒店股,又是否值得吸納呢?
我上周曾在本欄推介過一些酒店股,部份至今已錄得顯著的升幅。當其時之所以作出推介,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些股份可藉一時的概念而炒上,但當概念炒過後,市場焦點將會放在酒店股的實際得益上。

盈利增長有限
首先,目前最受內地遊客歡迎的三四線酒店,平均每晚房租約三至四百元,而受在年初沙士的影響,部份酒店為了維持營業額,與內地旅遊公司簽訂了一些「長約」。換言之,即使這些三四線酒店未來日子能夠爆滿,情況最多是「好睇唔好食」,難以真正受惠於旅遊業復甦所帶來的盈利增長。

平情而論,酒店業跟零售業的經營方式不同,以後者而言,假設旅客訪港人數大增,刺激起零售消費市道,營業額可以直接受惠而相應增加。然而,酒店卻始終受制於其「容客量」(capacity)。即使市場對房間需求上升,但供應始終有限,而唯一可令酒店盈利上升的途徑只有將房租調升。但基於上述的「合約」限制,短期房間價格調升的機會不大,即使是長遠而言,在通縮的大氣候下,房間價格加價的動力仍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大部份內地來港的訪客都是以購物為主,若果酒店房租過貴,將會拉高其平均的成本,變相會影響旅遊業。
因此,旅遊業復甦,無疑可以令整體的酒店業經營環境轉趨樂觀,但對個別酒店而言,受惠程度是否如預期般理想,則宜審慎觀察了。所以我認為,酒店股現階段只宜觀望。
另外,有些跨國酒店業務遍布全球各地,香港業務可能只佔一小部份,所以個別酒店的整體受惠情況,仍要視乎其他地區的經濟及旅遊業復甦情況。單純看香港旅遊業的復甦效應,似乎有點以偏概全。
不過,在可見的將來,我相信不少酒店會把握是次復甦的契機而轉型,原因是房間出租的業務始終面對一定的限制,而唯一可以突圍的,就是靠租務以外的配套業務,如餐飲、購物,或一些娛樂消遣的服務。若果真的一如所料,不排除會有些生意聯盟,甚至是併購活動的出現。到其時,酒店業方能更全面地受惠於旅遊業的復甦,而酒店股屆時方可開展真正的升浪。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