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修憲再顯胡錦濤高明手段 - 張華

解讀中國:修憲再顯胡錦濤高明手段 - 張華

廣東俗語有云:「買豬肉搭豬骨。」意即買豬肉的時候,檔主總會搭上一塊豬骨。胡錦濤似乎也深諳這種生意手法,多番運用都得心應手。中共建黨八十二周年的講話談「三個代表」如是,這次中共三中全會的修憲提案,將公民的遷徙自由寫入憲法,也體現了這種高明手段。

外界原以為這次三中修憲議案,還是江澤民唱主角,他的「三個代表」將入憲,他大力支持的保護私有財產,也會寫進憲法內。去年中共十六大通過將「三個代表」寫進黨章,就是江澤民完成心願的第一步,三中修憲案是第二步,而明年三月全國人大就大功告成了。

跟「三個代表」綁在一起

江澤民有此願望,不難理解。他在位十三年,雖然經濟高速增長,部份人的生活大幅改善,但從史學家的角度看,相對毛澤東建立政權、鄧小平改革開放,作為第三代中共領導核心的江澤民,其實沒有留下甚麼值得大書特書的歷史功績。

偏偏江欲與毛鄧並駕齊驅,而唯一能幫他達成這個心願的,就是借助建制力量,將「三個代表」寫入黨章,然後將之入憲,藉此肯定自己的歷史地位。

胡錦濤也明白到,江澤民決心很大,他要阻也阻止不來,於是順水推舟,將遷徙自由也同時塞進去。為甚麼說這是胡錦濤的主張呢?

江澤民九七年後已大權在握,連黨內爭議最大的資本家入黨,他也能做到。相對而言,戶籍制度改革不會令共產黨質變,阻力沒那麼大,但遷徙自由在他治下沒入憲,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廢遣送制為遷徙開綠燈

而且,三個月前,總理溫家寶廢除收容遣送制度,已為遷徙自由開綠燈,更進一步說明這是胡、溫新政的舉措,也跟胡、溫過去幾個月的新政一脈相承。把遷徙自由重新寫進憲法,最大的障礙就是部份中央領導人和官僚階級的反對。

如果胡、溫獨立提出來,阻力一定很大,但把它跟「三個代表」綁在一起推出,本想批評的人也就要三思了。江澤民還好反對嗎?既然要修憲,就把遷徙自由也一併寫進去吧!對國人而言,胡錦濤這可是「賣豬骨搭豬肉」呀!骨頭就是「三個代表」,而豬肉當然就是遷徙自由入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