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學懂尊重民意才能「再戰江湖」 - 盧峯

蘋論:學懂尊重民意才能「再戰江湖」 - 盧峯

對一般人來說,「後會有期」可能是句普通不過的告別說話;可是對一個從政者,特別是像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女士這樣深得北京政府歡心的從政者來說,她的這句「後會有期」就肯定帶有不甘雌伏、捲土重來的意味。應該看到,葉太雖然在硬銷《基本法》二十三條時摔了一交,未能完成任務而要引退,但在北京領導人、香港的親中團體及政黨眼中,葉太卻肯定「功在家國」;再加上她個人有一定的管理及執行政策能力,又有長期擔任公職的經驗。像她這樣有一定工作能力又得到北京政府「祝福」的人,要在香港政壇東山再起或更上層樓又怎會是奇怪的事呢?

態度依舊必然失敗
我們認為,葉太雖然有雄厚的條件及背景讓她可以有機會捲土重來,但若果她仍然不改變她蔑視反對意見的態度、若果她仍然不改變她高高在上的倨傲態度;那即使她在不久後再次擔任公職甚或更上層樓,她在推行政策、推動施政時仍將會困難重重、寸步難行,甚至再面對被市民要求下台的命運。
事實上從《基本法》二十三條的爭議及市民的積極反應可以看到,香港市民是自由社會的成熟公民,他們需要的是認真的政策討論、是政府官員真心聽取意見,是社會逐步建立共識。偏偏葉太在整個二十三條的諮詢過程中卻完全做不到這樣的要求,只是不斷擺出一副「我講話、你要聽」的高高在上態度,並且不把反對的意見、不把市民的憂慮當成一回事;有的時候甚至把市民的反對意見及行動訕笑一番,例如指市民參與反惡法遊行只是假期節目等。

民主訴求更為強烈
正正是這樣的態度、正正是這樣蔑視反對聲音的態度令市民的不安、怨氣不斷累積,最終導致五十萬人走上街頭,迫使政府擱置通過惡法,讓葉太摔了一大交。若果葉太不改變本身的態度、不改變她只求落實政策不理市民意見的做法,她怎麼可能順利推行政策、怎麼可能不重蹈《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失敗的覆轍呢?
更何況經過七月多次大型集會及遊行後,市民對民主的訴求只有更強烈、市民要當家作主的願望只有更濃烈;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又怎能容得下一位高高在上、蔑視反對意見的官員呢?他們又怎能接受一位只懂官意、不懂民意的官員呢?
葉太說,她在外國期間將會修讀一些課程,學習新的知識。我們認為,葉太若果真的有心捲土重來、真的有心再戰政壇,她最需要學習的是重視民意、尊重不同意見;只有這樣,她的「捲土重來」才會為特區政府帶來好處,才會為市民帶來好處。
﹙圖﹚葉劉淑儀在昨日的歡送會上,為在場人士簽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