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阪急電車沿線有七個站,各寺廟供奉一位菩薩。每年都送出大量「開運」木版水印圖,讓乘客一家一家寺廟參拜蓋印。蓋足七印,表示恆心和誠意,蒙神庇祐——我們過客當然不可能「走透透」,但這「開運」圖仍是如意吉祥的。
它印製樸實不花巧,有古風。所供的是毘沙門天(萩寺)、福祿壽(円滿寺)、大黑天(西江寺)、弁財天(安寺)、惠比須神(吳服神社)、壽老人(中山觀音)、布袋尊(清荒寺),有男有女,有老中青,世人夢寐以求的皆在內。「開運」後順利一點,但必須努力才成。
有人聽錯,以為是「開胃」。我說,應是「開運」——但想想,「開胃」不也很好嗎?
有食慾,甚麼都想吃,愛吃,吃得到,吃得起,又可與喜歡的人同吃。為甚麼開胃?因為工作累了要補充,心情好,胃口才好。所以開胃的先決條件是開心,和開工。你以為簡單?不,有些人位高權重腰纏萬貫偎紅倚翠,吃盡一切但不快樂。有些人貧困挫折胃口不開亦無飯開。有些人失去健康吞咽一下也困難,甚至痛徹心脾。
開心、開工、開胃。再加開運?夠了,平凡的我們不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