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點與線:北韓這種「老朋友」不要也罷 - 林沖

國際點與線:北韓這種「老朋友」不要也罷 - 林沖

韓戰休戰五十年,三八線兩邊到今天仍未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現實情景是雙方陳兵數十萬、槍炮上膛,難怪朝鮮半島長期被視為最易爆發戰爭的熱點。

輕視美軍登陸仁川
兩韓對於五十年前的浴血戰仍有揮之不去的感受——北韓大軍席捲南韓土地時,卻被美軍在仁川登陸,攔腰卡斷輸送線,以致兵敗如山倒,平壤至今仍耿耿於懷;南韓則眾口一詞稱譽美軍奇兵突出,在仁川這個淺灘直搗北韓軍大後方。五十年了,仁川仍然是北韓的最痛,可是,根據最新的研究證明,仁川大敗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但由於金日成沒有重視情報,終於美軍登陸成功,金日成赤化朝鮮半島美夢成空。
原來,中國和蘇聯軍方,至少三次向金日成提出,要小心美軍在善於登陸戰的麥克阿瑟領導下強行登陸仁川,但不知如何,金日成竟沒有重視這三份報告,相反是準備為解放南韓慶功。
當時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也覺情勢未穩固,應該完全殲滅南韓─聯合國聯軍才慶功也不遲。但要命的是,金日成沒有把這些有實戰經驗的外國將領的話聽進去。
戰幔拉開,美軍作戰經驗豐富,立即趁潮汐漲退的幾個小時內,大軍直撲仁川,搶佔灘頭。正是由於美軍反撲成功,大軍且一度推近中朝邊境的鴨綠江,才迫得毛澤東派出志願軍助戰,一打就打足三年,最後雙方談判暫時停火。可憐中國由於金日成的誤判而被捲進韓戰,之後還被夾在美日韓三國之間,動彈不得近二十年,到尼克遜訪華後才稍見解凍。

不認中國血汗功勞
這場在不適當時間打的不適當之戰,中國在「國際主義」的幌子下莫名其妙犧牲了五十萬優秀軍人。最令中國人民揪心的是,北韓從未公開承認他們的天下是由中國志願軍的鮮血打回來的,對中國來說,這樣子的「老朋友」,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