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自由書:香港不會是動亂之都

偽自由書:香港不會是動亂之都

羅孚

對香港七一的五十萬人大遊行,北京官方一直保持靜觀的態度,只是表示極為關注,不提任何意見。不料代表北京官方的中聯辦,它的副主任鄒哲開最近卻終於開了聲,說香港這個「動感之都」,不宜整天都搞遊行示威,像六、七十年代內地的「文化大革命」一樣,搞得天下大亂,成了「動亂之都」。
言下之意,對香港人引以自豪的大遊行潑了冷水,流露出一股不很滿意,或很不滿意的情緒。這似乎不是官方應有的態度,儘管有人替他辯護,說他自有他的言論自由,總還是把官方目前還不願意說的話說在前頭,說得過頭了。

怎能與文革相比?
香港人有遊行示威的自由,這是「一國兩制」所許可的。七一的大遊行沒有錯。北京官方不能因此有甚麼不滿。儘管五十萬人上街的規模是大了一些,大得出人意外,甚至令人(某些人)心驚,但也不應該被反對,頂多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就是了。果然北京的態度是這樣,鄒哲開把它公開來,也是並不適當的。

尤其不適當的是把它和「文化大革命」扯在一起。「文革」是毛澤東發動的,是共產黨內部的鬥爭,難道你們能夠把五十萬人上街這筆帳算在你們自己頭上?「文革」是日鬥、夜鬥、日日鬥,五十萬人上街不過是一天的事,一定要把七九和七一三的集會算進去,也不過三天而已,怎比得「文革」的連日連夜鬥個不休?而且五十萬人上街的「鬥」,比「文革」的「文鬥」更斯文,十分有理性,甚至於連「鬥」也算不上。七一是假期,連停止生產鬧革命的問題都沒有。把「文革」扯上來,無非是利用「文革」來嚇人,危言聳聽。
七一以及其他,充份講理性,五十萬人動起來了,但一點也沒有亂,沒有甚麼動亂。香港並沒有因此出現「動亂之都」的事實,更沒有因此得到「動亂之都」的惡名。一個月以後,皇家馬德里球隊訪問香港,造成轟動,也沒有絲毫動亂或亂動。
香港人是講理的,是有理性的。

由此也可以證明,民主派等等也並不是「反中亂港」的人,像左派所加給他們的罪名那樣。五十萬人大遊行沒有任何反中(央)的標語,也沒有給香港帶來任何的混亂。
香港依然是「動感之都」,皇家馬德里球隊的訪港,證明了香港還是有動力的,還是可以有動人的風采的。

依然是「動感之都」
香港不可能有「文革」式的演出。「文革」在全世界都受到詛咒,當年它曾經有在香港出現的危險,那也是左派內部自己的事,後來被周恩來制止住了。
香港是個國際性的經濟大都市,但它不可能沒有政治,香港人在民主的道路上還在開步走,應該說走得還健康,沒有走上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