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促訂沙士應變措施

專家促訂沙士應變措施

為防止沙士再度爆發,防感染控制專家建議,當局應盡快制訂應變措施,仿效反恐的分級應變系統,按沙士不同爆發程度分四級應變,一旦再發現本港出現沙士新個案,應立即啟動指揮中心,並要盡早讓前線人員熟習有關應變措施的運作。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榮譽理事何柏良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本港環境有先天不足之處,如醫院病床設計及人口均很密集,如再爆發沙士會很難控制,唯一方法是及早發現,故醫院管理局或衞生署現時應訂出應變機制。
他建議可根據個案的多少及擴散情況分級,並按不同級別進行應變,第一級是在港或鄰近地區發現境外(包括內地)個案;第二級是發現本地第一宗個案;第三級是本地個案可能已擴散到多個區域;第四級是大爆發,如威院三月時的情況。
他認為只要發現一宗境外個案,政府也要開會了解個案詳情,並即時啟動指揮中心及應變系統。當局應在現階段訂出應變細節及流程,如何時關閉急症室或醫院、何時禁止探病、如何在短時間內調配人手及運送防護裝置等。

及早實習免混亂
何柏良已向醫管局反映有關意見,各部門應盡早把應變措施通知前線員工,讓員工及早實習,否則屆時容易出現混亂。
另外,部份沙士康復者呈現脫髮現象,負責治療沙士的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許樹昌估計,有少於一成的康復者出現脫髮問題,他認為可能與患者的情緒及壓力有關,類固醇及三氮唑咳並不會導致脫髮。
記者 梁洵瑜

本港環境特殊,人口密集,如再爆發沙士便很難控制。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