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控(005)收購HouseholdInternational(HI)後,北美業務及信貸前景,對集團表現更是舉足輕重,新任行政總裁葛霖相信,未來18個月當地經濟將有合理增長,失業率飆升的可能不大。展望未來10年或以上的長線部署,他說集團已鎖定北美自由貿易區及大中華市場為增長「火車頭」;滙控也確保本身的投資步伐及業務增長與目標相符;亞太區中,他特別看好印度的潛力,假以時日希望當地的盈利貢獻,能盡快達到1億美元水平。
滙控主席龐約翰去年底收購HI後指出,以稅前盈利計,個人理財業務攤佔比率會由原來的34%增至49%,但葛霖昨表示,長遠計連同HI消費融資後整體個人理財比率,會保持佔集團盈利一半水平(今年上半年為39.7%)。
外界擔心美國信貸前景轉弱,會影響HI帶來的協同效益,但葛霖指出,因併購HI帶來成本下降的效益,已反映在業績內,且無理由顯示「成本跌勢會回升」;失業率及個人破產率無疑對消費信貸的撇帳率有深遠影響,儘管全球經濟增長不均,他認為美國表現審慎向好。聯儲局將於今晚議息,對於美息前景,他說除非美國經濟顯示強勁增長,否則短息應不會上升,但長息有上升空間,10年期國庫券孳息升至逾4.5厘便是明證,這會為債市帶來波動。
截至6月底,印度及中國稅前盈利分別為6700萬及2300萬美元,分別佔香港以外亞太區的8.9%及3%,相對集團比率雖微不足道,惟葛霖認為「兩個市場增長潛力驚人」;印度方面,他相信滙控在當地傳統商業銀行、企業銀行及投資銀行業務上,會有可觀增長機會,並希望印度的盈利貢獻,能盡快達到1億美元水平。
對於國內透過CEPA讓本地註冊銀行享受一系列優惠措施,葛霖對有關安排表示歡迎,如在港經營人民幣存款、滙兌及信用卡業務等,他都樂意研究,但具體情況要視乎細則出台。
滙控較早前宣布,在英國裁減1400個職位,葛霖表示大部份會透過自願方式進行,相信最終裁員的數目很少。他未有披露會否再有類似計劃,只說「這是集團持續及決心控制成本的訊號」;對於明年在印度增設的第7個全球後勤中心,初期涉及多少職位,他表示正在籌劃中。
另外,滙控計劃在中長線,將HI的信用卡及信貸審核系統,複製並應用到墨西哥、英國、巴西、印度以至中國等已有業務覆蓋的市場,同時會倚賴此先進系統,作為拓展如波蘭等新市場的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