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旅遊概念股勁勢,實在是遠遠超乎想象,筆者很懷疑究竟放寬個人遊之後,這一大堆股份的盈利是否真的能夠大躍進。但股市投機者追逐的是眼前幾格,根本不會在乎長線盈利的表現。其實香港政府在回歸後,曾經在股市中吹起好幾個泡沫,希望今次不會又再好心做壞事,真的可以發揮執行力,令概念變成真實。
其實香港遊的人均消費一定會跌,富裕的國內同胞,要來港根本不用等政策放寬,而且以往一人來港,隨時背負幾個親戚朋友去掃貨的指令,如今來港容易了,親戚朋友大可日後自行來港。
人均消費會下跌不是大問題,人數搭夠威力也會相當強,令人擔憂是香港人自己是否爭氣,令香港成為一個令人回味的旅遊好地方。香港原本景點已不算多,而且現時還要考慮樽頸問題,10月隨時在入境處塞人,未入境已大掃旅遊興致。
按理當局一定會有調配,旺市中商舖的嘴臉及操守,才是更令人憂慮的地方,以筆者親身體驗,單是中環區部份名牌食肆的服務態度,已足以令人留下深刻的壞印象。
當然人家本身是不愁生意,可惜客人現時也是不愁消費地方的選擇。這些微觀層面對股市不會有影響,只是這個城市要靠旅遊打出一條生路,是要全民合作,懷緬獅子山下是不切實際,但無可否認,整體的倚賴性是大了,拼搏心也弱了。
面對目前這種非理性的大升浪,策略應是酌量減持,升勢太急,所以利好因素都已經反映了,頂多保留部份作長線投資,博今次美夢終於可以成真,扭轉過往概念盡成泡沫的宿命。
作為股評人,在這種形勢中根本評無可評,舉例有人要問富豪酒店(078)的意見,要再升不會太難,可是要回落兩三成也很輕易。短期上落根本是視乎投機熱錢及市場氣勢,甚麼基本因素及技術分析都派不上用場,頂多在圖表上找個有意思的止蝕位而已。
筆者其實並不喜歡點唱式的問答,本身跟進的股份數目不多,勉強作答沒有意思,而且短線上落,基本上是沒有章法可言。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