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市民更需做一個精明消費者。其實在超級市場、街市及藥房,相同貨品價格往往不一,習慣格價者自懂得「擇肥而噬」:「買洗頭水或者消毒藥水,梗係去藥房;買菜或者買凍肉,一定要去街市,至於超市,就梗係去買減價貨啦!」
二十多歲的陳小姐常陪伴媽媽購物,發現超市貨品並非如想像般廉宜:「除非嗰排減價啦,所以去超市淨係買減價嘅嘢!」她說,若買洗頭水等日用品多會光顧藥房。記者在北角一間藥房亦發現,一瓶一千毫升裝的沙宣洗髮乳只售六十三元,惠康則售六十九元九角;而滴露消毒藥水七百五十毫升裝,藥房售三十五元,百佳售三十八元五角。
街市部份貨品十分「抵買」,家住銅鑼灣的王太專程往北角渣華道街市買餸:「街市最平係凍肉,重有菜呀,又新鮮又平,所以街市係唔可以冇咗嘅!」此街市的攤檔一斤菜心售六元,而超市則售六元五角至七元九角。
張女士則持雙重標準:「如果我工人買餸我會叫佢去街市,因為平,但如果我去,一定去超市,皆因有冷氣又乾淨。」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