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睬配偶=家庭暴力

不睬配偶=家庭暴力

北京市婦女代表大會日前提出建議,將「妻子取笑丈夫缺陷或弱點」、「夫妻長期不說話」這些精神層面上的虐待配偶方式,列為家庭暴力。她們並促請當局盡快立法,制止這種家庭暴力蔓延。

北京市婦女代表大會日前公布北京婦聯去年底對一千一百二十戶人家進行的一項「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對策研究」報告,發現當地雖然有高達五成四的夫婦表示關係「比較好」,近兩成更指關係「相當好」,但仍有兩成五夫婦坦言,偶然會動手打對方。

25%夫婦「偶爾會動手」
報告指出,內地大部份人對「家庭暴力」的認識模糊,一半以上的人認為「丈夫長期不和妻子說話」或「夫婦間互相取笑對方缺陷或弱點」,並不屬家庭暴力。另外,四成五人則認為「打妻子的人都是缺乏文化和教養的人」。
但根據專家研究,家庭暴力其實不單單限於對家庭成員在身體上所造成的傷害,還涉及精神、語言以及性方面的虐待或威脅。即使接受過高深教育的知識分子家庭,也會存在家庭暴力問題。

「精神暴力」頻率更高
去年十一月,一份在浙江、湖南、甘肅三省所做的家庭暴力調查,就發現夫婦間「精神暴力」發生頻率實際比「身體」及「性」暴力為高。六成五家庭發生衝突時,都會出現丈夫不理睬妻子的現象。
北京婦聯權益部部長趙淑華指出,目前內地居民若要以法律途徑來解決家庭暴力問題,仍有不少障礙,一方面是由於法律常識及觀念並未普及,另一方面也和中國人「家醜不出外傳」的觀念有關。趙淑華建議當局盡快制訂反家庭暴力的地方法規,並推動國家制訂有關法律,為受害人提供更充份的保障。
北京《京華時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