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伊衝突結束,全球氣溫反常地趨升,旅遊季節其實早已靜悄悄地展開,旅遊人士尤其是美國人的熱門旅遊地歐洲卻未見興旺,主要原因是經濟不景、歐元滙價(兌美元為主)持續呈強、股市不振和恐怖襲擊陰影依然存在等。
根據英國政府國際旅客調查指出,6月份北美前往該國之旅遊人士比去年同期減少15%,上半年外來遊客消費僅下降2%,主要拜歐元強勁,為英國帶來錄得輕微增長的歐洲大陸遊客,抵銷了美國旅客大幅減少消費所賜,不然情況可能更糟。以英國倫敦作為旅遊人士sightseeing或shopping必到之站,旅遊業及相關之行業也慘淡經營。其餘可思過半矣!
法國本來也是旅遊人士的寵兒,不過亦是很大程度依賴美國消費者的貢獻,但是由於法國在美攻伊的問題上擺出強硬和不合作態度,遂被美國人杯葛,光是5月份的美國旅客大幅減少40%,哪又怎不叫佔GDP7%約1000億歐元的旅遊業叫苦連天?法國旅遊部上周也承認旅客數字急跌,導致6、7月份酒店入住率僅錄得75%,比去年同期的90%減少15個百分點,不過據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法國CAC40指數成份股中,有30家企業的高層選擇留在法國度假,或可為法國旅遊業燃點多少希望。
至於歐洲龍頭的德國,最大的旅行社集團Tui發言人RobinZimmermann表示,今年旅遊季節前往德國的旅客因歐滙過強令booking萎縮,本地旅遊人士又因憂慮失業失去預算而遲遲還未作出決定,遂令生意大不如前。意大利除骨牌效應外,經濟陷入衰退、通脹率高企乃旅遊業之障礙。反而西班牙擁有陽光與海灘,上半年訪客錄得5%增長,算是較幸運的一分子。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