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沙士重來? - 李怡

李怡專欄:沙士重來? - 李怡

儘管中國公安部糾正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的說法,表示明年五月才實施廣東全省來香港的「個人遊」,但社會上已有不少人被廣東省來客每年消費五百億的「喜訊」沖昏頭腦,有點忘乎所以了。董伯上周二在與黃華華一起見傳媒時,更故作憂慮地表示,現在擔心旅店「不夠房間」。言有所憂,實表現出心有所喜。他顯然已渾忘他在一個多月前(六月二十三日)宣布世衞將香港從疫區除名時的講話了,當時他說,「疫情是有反覆的,所以千萬不可以有任何鬆懈」。董伯自己,看來已帶頭有所鬆懈了。
世界衞生組織本月二日在日內瓦表示,中國對沙士的研究已獲得幾個重要新線索,但因為中國的研究太分散,缺乏像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那種由一個有效的系統來整合研究成果,並由衞生部門立刻採取行政措施,因此,世衞官員擔心,阻止今年秋天沙士再度爆發的機會可能已經錯過。

《紐約時報》上周報道,世衞官員在北京見了一百多位沙士研究者和衞生部主管。世衞官員以「果子狸」為例,指出日前中國已獲得新的研究成果,可以作為強化今年春天部份科學家在果子狸身上發現沙士病毒的論據。不過這份報告至今既未公開,也沒有被官方確認。沙士疫潮一過,中國官員就以為萬事大吉,對沙士重來失去警惕。因此,儘管先前果子狸曾被禁止販賣,但沙士風頭過去,最近不少市場又出現果子狸的蹤迹。這現象令世衞組織憂心。
世衞官員還舉出中國未被正式公開的另一項研究,就是今年五月,中國研究人員曾對五千三百份血液樣本進行測試,這些樣本取自兩千隻從廣東省批發市場找來的一百一十二種野生動物,研究人員在蝙蝠、蛇、猴子和果子狸身上都測出帶有沙士病毒。
世衞官員表示,像這樣的研究結果相當重要,因為如果確認沙士病毒可以在許多動物身上找到,那麼衞生官員就必須採取更有力、更多樣化的措施來防止沙士再度爆發。可惜在中國,有研究成果,卻沒有相應措施。
香港的「全城清潔策劃小組」提出的多項清潔環境的措施,都受到市民的支持,惟獨對於要「引導市民改變喜食用活雞的習慣」,支持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幾。這是令人遺憾的事。因為從豬流感、禽流感和今年的沙士疫潮中,已證明原來只在動物中傳播的病毒,已變為可以在人體發病。而廣東人偏偏最愛吃野味,香港以至全球的沙士病源均來自廣東。開放廣東省居民來港的「個人遊」,若再加上香港不嚴禁食用活禽畜,那麼期待沙士不會重來,恐怕只是心存僥倖吧了。
但中國民族,似乎永遠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圖口腹之樂而不顧後果的心存僥倖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