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科技政策從此公事公辦?

傳訊四圍炳:科技政策從此公事公辦?

記得大約在一年多前,當時以董建華為首的政府醞釀推行高官問責制,筆者曾在此欄倡議,負責電訊和科技政策的新局長,應棄用公務員,而改由資訊科技界或商界人士出任,希望藉此引進新思維。結果,董特首把工商和資訊科技兩局合併為工商及科技局,由專工貿卻不熟悉科技的唐英年出掌。唐氏當了一年,「新思維」還未見效,他便步步高陞,轉向更不熟悉的財經事務當其財政司司長,工商及科技局則由公務員出身的曾俊華接手。歷史拐了一彎,又返回原地了。

恐新局長偏重工商
在可見將來,工商及科技局的首要工作當然是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曾局長是聰明人,就算CEPA的檔案厚甸甸,他由零開始也可以追得上;問題是CEPA乃香港政治和經濟範疇高度重視的項目,曾局長必定全身投入,分身不暇,重工商而輕科技也是難免。
在未來半年內,至少有3項電訊政策等待拍板,包括固網檢討、第二代流動電話商續牌和合併收購指引。前兩者涉及眾多財團利益,政府卻仍未表態;電訊管理局局長區文浩本月中才正式上任,未有機會與上司磨合;新問責局長的取態有機會左右大局。不信?且看電訊條例有關合併收購的法案,政府臨尾戲劇性「轉軚」便知一二。

AO出身有其好處
從此可見,由公務員出身人士當工商及科技局局長至少也有一個好處──儘管他身份是要負政治責任的官員,也會相對地公事公辦,按公務員傳統做法和程序辦事,免除政治和商界利益的影響。看看唐英年上任財政司,才施施然辭去自由黨黨員身份,卻沒有早在上任工商及科技局時退黨。且唐局長在任內便曾在商界反對下,要公務員在電訊條例修改上「轉軚」。
就談第二代流動電話商續牌事宜,按照政策原則,2G和3G同樣是流動通訊頻譜,況且技術上2G可作3G應用,按理2G商和3G商皆須一視同仁,收取不能有太大差別的頻譜使用費,這個應該是按公務員理性和程序辦事的結果;不過,從商業環境考慮,流動電訊業競爭激烈,額外的頻譜使用費成本,令營運商百上加斤,用戶也可能要承擔額外成本,不利電訊業發展。

據資料顯示,擁有34.6MHz頻寬的3G商首年要繳5000萬元頻譜使用費;按同樣計算原則,擁39.8MHz頻寬的現有2G商,既可以作話音又兼數據應用,要付多少錢呢?

流動電話紛爭未了
由於現有流動電話用戶人數眾多,政府給予現有2G商「優先申請權」,令繼續服務的機會大增,此議爭議不大。不過,現在2G商還要面對多方考慮:一、頻譜使用費水平多少;二、收回的頻譜(和記CDMA和CSL的TDMA)和餘下的「碎頻譜」為數不少,電盈或潤訊等一眾MVNO商也會有興趣申請,政府將如何分配頻譜呢?更多營辦商加入會怎樣改變市場形勢呢?三、3G的發展前景如何?用戶接受的收費水平是多少?GPRS的收費已降至$38任用,和記本月推出3G定價會是甚麼水平?
寄語埋首於CEPA檔案的曾局長,工商事務的確已經足夠你頭痛,但科技政策也不能掉以輕心。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