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經濟再起飛美債勿憧憬

麥嘉華筆記:經濟再起飛美債勿憧憬

上周我花了不少時間美國西北部停留,目的是拜訪一些金融機構,順道在西北大學進行一場演說。今時今日主動拜訪美國金融機構的最大誘因,是想看看對沖基金行業的發展,究竟已到哪一地步?

記得三年前我首次探訪這些對沖基金時,它們的資產一般只有1至2億美元,想不到在短短數年時間,它們所管理的資產規模已擴張至數以十億美元,真正是快高長大。
其中一家對沖基金Citadel,依稀記得當時整間公司只有寥寥數人,今天已發展成為一家僱員人數超過500的大公司,並且每天24小時不斷進行交易,所涉足的金融產品更遍及全球每一角落。
我刻意品題此間公司,是想告訴大家,在槓桿式投資的效應下,對沖基金業發展迅速。事實上,很多大機構及銀行所設立的金融投資部門,本身已具有對沖基金的運作特性,就是不停圍繞着外滙、利率和商品進行買賣,最終目標是透過這些投資追逐最大的利潤。亦由於這些機構的積極參與,令金融市場流通量大增的同時,波動幅度亦較往昔為劇。
大家明白此點的話,便不會對債市近日在短短不足一個月內暴跌超過15%感到驚訝。我估計,類似的情況日後將會不斷重演。這些市場將會變成爾虞我詐的殺戮戰場,大家均以吞噬對手為最終目標,市況大上大落,輸贏所涉及的金額巨大,並不適合一般耿直的投資者參與。

增長率可達6%
根據我的觀察,一般美國金融機構對股市前景的看法都頗為正面,當中包括我的摯友史唐(RichardStrong)。史唐所開設的「史唐管理投資」一直以追求增長為首要目標,在他事事親力親為下,公司近年的發展可謂非常成功。他至今每周仍要探訪約十二家不同類型的公司。在會面期間他告訴我,大部份他所探訪公司的業務均持續有所改善,他深信美國另一個經濟擴張期將會在短期內出現,預料美國今年年底的增長年率可以扳至接近6%。

我必須指出,史唐一向對經濟的看法較為正面,屬於「好友」一族,與我的看法經常背道而馳。但事實證明,他往往能作出準確預測,故我一直有密切留意他的看法,同時亦有考慮金融市場得以蓬勃發展的箇中含義。如果大家一向有留意本欄的話,自然知道我最近已再三指出,自1981年便已熊去牛來的債市已嚴重超買,隨着通脹和利率相繼回升,將難免陷入漫長熊市。而在未來12至18個月,政府公債孳息將會升上或升至接近6厘高位。

新加坡亞洲首選
現時看來,我的預測與史唐對經濟的樂觀取態,正好不謀而合。基於美國經濟若能回復強勁增長,亞洲經濟必然可以率先受惠,起碼通脹壓力會重燃,故我堅持己見,就是美債和日本債券在目前水平仍然超買,投資者不妨把握每次反彈的機會沽之哉。我個人更對亞洲股市情有獨鍾,因為相比起美股,亞洲股市的上升空間更加大。如果要推薦的話,新加坡會是我的首選,我相信星股在短期內會有連番急升的機會。
最後,如果《蘋果日報》的讀者認同史唐指美國經濟會有6%增長的話,大家便要坐言起行,立刻入市吸納銀、銅和鎳等工業用金屬期貨,相信回報絕不會令大家失望。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