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機管局上市是否明智?

陸叔理財:機管局上市是否明智?

新任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甫上任後第三天,便正式宣布將機管局私有化,日後會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市場估計港府可藉此套現約一百億元。其實在機管局早前宣布去年度錄得五億元純利後,機管局已合乎擁有三年盈利紀錄的上市條件,故新任財政司司長宣布將機管局上市,亦是市場預期之內的事,尤其是兩鐵合併的可行性仍在研究中,而房協希望將旗下商場業務上市的事宜,又有很多需要檢討的地方,故政府如想盡早透過將資產上市來籌集資金,藉以減低庫房的壓力,將機場管理局安排上市,絕對是一個合理的做法。

而事實上,不少外國甚至內地的機場均有透過上市集資,其中在本地已上市的機場股亦有美蘭機場(357)和北京首都機場(694)。前者主要經營機場。而後者的業務則從事航空性和非航空性業務。由於前者上市不久,而且仍處於發展階段,故很難與機管局比較;反而後者處理的搭客量已趨穩定,故作為機管局的比較股份,將會較為合適。

「沙士」拖低估值
北京首都機場的市盈率約為17倍,派息率達3.14%,而市值約為83億元;反觀機管局,資產總值約達為500億元,市場則或較難全數吸納,故不排除機管局上市時,只會將部份權益上市,以配合市場的消化能力。其實現階段來說,機管局上市亦有一定的利淡因素存在,其中「沙士」在今年三月時開始肆虐,其影響將會在上市的招股書中反映出來,雖然這已成過去,但或多或少仍會左右招股時的定價,令機管局上市所能籌集的資金較預期為少。就以北京首都機場為例,5月及6月份的旅客人次便因「沙士」問題而按年下跌87%及57%,由此可以估計,「沙士」對香港機管局本年度的業績,應有顯著的影響。

面對激烈競爭
環顧四周,除香港國際機場外,珠江三角洲及深圳等地均有多個機場與香港國際機場直接或間接地競爭,這無疑會影響市場對機管局前景的看法。雖然機管局主席馮國經透露,希望將機管局上市籌集的資金用來壯大資產及作為收購合併之用,其中深圳機場便可能是首個目標。雖然收購深圳機場的確可與香港國際機場產生協同效應,但相信當中涉及的問題相當複雜。萬一計劃失敗,便等於告訴市場香港國際機場正面對激烈競爭,或會影響市場對機管局前景的看法。所以,如果以上的問題未能好好解決,透過把機管局上市來紓減財赤壓力的算盤,可能敲不響。
不過,隨着更多國內自由行的人士來港旅遊,加上政府在未來將大力推動本地的旅遊業,相信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量應可在未來顯著上升,這對機管局上市不失為一項利好的因素,而趁着市況表現理想,將機管局盡早上市籌集資金,亦是一個不錯的時機。希望唐司長上任後的第一擊能夠馬到功成,本港亦不用長期再受財赤問題困擾。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