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片醜化精神病人

迪士尼片醜化精神病人

「老少咸宜」的電影也可能會「教壞細路」。美國一項研究發現電視和電影,尤其是迪士尼的出品,經常將精神病人醜化成瘋狂的壞蛋;兒童自小被灌輸錯誤觀念,會對精神病人極欠同情心,妨礙精神病人接受幫助和治療。

卡通片瘋角似壞蛋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沃爾教授在《精神健康》雜誌撰文指出,由《小飛象》的象媽媽、《美女與野獸》的貝兒,到《蝙蝠俠》、《蜘蛛俠》中的反派,許多時這些帶點瘋癲其實正常的角色,都行為難測、爛牙、「矇豬眼」,甚至是壞蛋。
他說:「精神病人被塑造成暴力、具侵略性,令人害怕,外表不吸引……很少接受治療改善情況。」兒童有了這些錯誤觀念,長大後一旦有親友患上抑鬱或精神分裂,將不懂得處理和幫助他們。
該雜誌編輯威克斯指出,學校要像打擊種族歧視那樣大力掃除對精神病人的歧視,才能扭轉電視和電影的壞影響。
英國《觀察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