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梁錦松買車事件、沙士襲港,到反23大遊行,新聞自由讓記者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亦教育了下一代。小小年紀的學童參加記者班,立志將來要做出色的記者。「跟住政府話嗰啲都係偏幫政府嘅,應該由市民投票決定」。民主意識已在他們的心裏植根。
由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舉辦的小記者暑期活動,主要對象為八至十二歲的學童。負責小記者班的社工冼可恩表示,今年第三年開辦的小記者暑期班很快已滿額,除了讓參加的學童了解記者的工作外,亦會提供各種實習機會,希望透過活動讓學童關心社區,並且訓練他們的自信心。
「記者可以攞多啲情報,然後可以話畀人聽。」年僅十歲的小五學生王俊豪一手拿着儍瓜機、一手拿着紙筆認真地作記錄。在他心目中,記者的日常工作就是採訪、寫稿跟攝影。但形同放在記者頭上一把刀的《基本法》第23條條例草案,小小年紀的他自有其見解:「維護國家安全係應該,但都唔應該違反人權㗎。」
俊豪最不滿政府「唔理民意,淨係睇一面角度,好似葉劉淑儀咁,如果佢理下啲市民就唔會搞咁多嘢。」問及對傳媒的看法,他想也不想地便說:「希望報道多啲好嘢。」但他強調自己不會隱惡揚善,一定會做記者本份道出真情實況。
九歲升讀四年級的鄧詠堯與其妹妹一同報讀小記者班。在詠堯心目中,記者的工作是「市民的傳聲筒,話畀政府聽要改善施政。」她說以前最喜歡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23條後令她印象改觀:「如果啲市民唔想立法,應該畀市民投票,唔應該淨係由立法會投票。」
十多名報讀小記者班的學生,並非都想做記者,升讀中一的梁伊倫認為記者的工作辛苦,她又憂心忡忡地說:「𠵱家講感受愈來愈難,好似以前中國咁,政府又唔聽民意。」
記者 陸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