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內憂外患未除美元暫難樂觀

投資論勢:內憂外患未除美元暫難樂觀

除了就業數據稍稍令人失望外,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普遍表現實在不俗。有讀者來信問筆者,美國經濟既已有一定起色,美元有沒有機會一洗頹勢,重展升浪?
其實美元的起伏,並非純粹由經濟表現此單一因素所決定,我們在炒賣外滙時,亦要兼顧其他外在和內在因素。無論是份量多重的經濟數據,只會在公布的一剎那對滙市起短暫刺激,很難改變美元走勢的大方向。
不錯,美國數據顯示經濟已有脫離谷底迹象,但筆者仍對美元可以重展升浪的看法有所保留。

貿赤不易填補
首先,美國仍是一個入超嚴重的國家,人口遠遠高於出口,以致每月皆錄得龐大貿赤。天文數字的經常帳赤字,已觸及國內生產總值5%的危險界線,必須有足夠外來資金流入,才可以填補缺口。
據分析家估計,美國需要每天吸納15億美元的外來資金,才足以支持美元的滙價。可惜,現時美國息口正處於1厘的逾40年新低水平,在經濟已漸有起色的情況下,息率回升乃遲早問題,故美國債券的吸引力已相形大減,吸納資金的困難度亦大增。
美股是吸取外來資金的另一渠道。不過美股雖在科網泡沫爆破後出現調整,但調整幅度並不夠深,很多投資者認為現水平的美股仍然昂貴。故此,不少熱錢已棄美股而轉往其他市場尋找投資機會,此亦是歐日股市早前相繼錄得可觀升幅的其中一個原因。
第三點是美國近期數據向好,不排除存在了對伊戰事後的水份。譬如第二季經濟增長達2.4%,表面看來理想,但美國政府已公開承認,對伊戰事導致軍費開支大增接近50%,是次季產值有理想升幅的其中一個原因。因此,相信最少要多觀察一至兩季,才可判斷美國經濟是否已步入坦途。

對伊泥足深陷
至於對外方面,伊拉克戰事已完結,理應消除了一項不明朗因素。但駐伊美軍頻頻受襲,差不多每天皆有或死或傷的消息傳出,亦難免令外界產生戰事究竟已結束還是剛開始的疑慮。美軍駐伊的軍費支出浩大,亦有重演越南戰事不能抽身的覆轍之虞,相信有待美國正式甩掉此個大包袱,才可以消除投資者的疑慮。
此外,美國到處樹敵,九一一恐怖襲擊的陰影將如附骨之蛆,成為美元展翅的絆腳石。縱使不發生在美國國內,對投資遍及全球每一角落的美資而,亦是一大威脅。
上周印尼言發生汽車炸彈爆炸,造成十七人死數十人傷的事件,出事的萬豪酒店又是美資背景。可見身處外地的美資很易成為回教國家向美國復仇的對象。
不少人看好美國經濟和美元前景,是基於明年大選年,認為小布殊必然會用盡辦法刺激經濟,好為連任鋪路。但理想與現實是兩回事,正如老布殊當年亦贏了戰事而輸了大選,同樣是未能解決經濟問題所致。可見要令經濟欣欣向榮只是主觀願望,能否做到仍要看客觀環境。美元可不可以轉弱為強,亦要視乎美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而定,現階段不易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