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國人何時懂理性看待美日 - 張華

解讀中國:國人何時懂理性看待美日 - 張華

日前,山東省青島市的排水管改造工程中,建築工人挖掘時,赫然發現百多年前由德國殖民者鋪設的舊管道,經歷百多年污水沖刷後,一點瑕疵也沒有。

負責的工程師指出,水管由水泥和瓷片混合製成,呈上寬下窄的鴨蛋形,這種設計讓污水無法積存在管內,且非常堅固,管內的瓷片則有很好的防腐能力。

從工程師到工人,都對德國人如此周密的設計及工程質量,表現出由衷的敬佩,亦時同指出,國產水管質量很不濟,不要說一百年,就是不到五十年「已是千瘡百孔」。

這宗小新聞在青島以致全國都引起不少的討論。大家翻箱倒槓,將「祖父輩」的德國貨找出來,從寧波的靈橋、武漢一座德國建築公司興建的大樓,到已使用七十多年的釘書機、自行車,用來說明德國貨的質量如何了得。

歌頌德殖民者令人稱奇

「德國人真是厲害極了」、「德國人嚴謹、精益求精」、「我很敬重德國人的嚴謹一絲不苟……他們很優秀」等。這些都是內地網民對德國人的稱頌。

這些網民都是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代表,也是一群既自負又自卑的人,民族主義的情結很深,對殖民地的東西深痛惡絕。可是,他們對德國殖民者如此頌讚和崇拜,實在教人嘖嘖稱奇。

知識界出現這種「哈德異象」,固然跟德國人嚴謹、務實的民族精神有關,但更重要的是,當今中國上下一片急功近利,無論是領導人還是商人,都只會拚命追求短期的個人利益,不管老百姓死活而狠撈一把,以致偽劣假貨充斥市面,豆腐渣工程、政績工程屢禁不止。在這種強烈反差面前,多自負的人也只能俯首稱臣。

德國人就像一面鏡子,反映我們民族的缺陷。國人能夠理性對待德國殖民者的遺產,實在是不少的進步,也是平常心看待這種問題的開始。筆者認為,只有中國人採取同樣理性、務實的態度對待美國和日本,中國才算摸到進入現代文明社會的鑰匙。是耶,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