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華府倡人民幣升值<br>中國傳威脅減買美公債

不滿華府倡人民幣升值
中國傳威脅減買美公債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金融市場上周盛傳,中國官員將向美國財長斯諾表明,倘華府繼續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中國可能考慮暫緩大量購買美國國庫券和機構債券。

消息人士透露,由地緣政治顧問機構MedleyGlobalAdvisors編寫的報告指出,中國官員表示今年按計劃與斯諾會面時,將重申該國沒有出售美國國庫券和機構債券,反而正持續購入;但除非美國減輕對中國人民幣政策的批評,否則中國或會重新考慮是否增持美國國庫券,以及由美國兩大按揭融資機構房利美(FannieMae)和FreddieMac發行的債券。
該報告只提供予付款的訂閱者,而Medley拒絕就消息發表評論。市場人士說,有關傳聞令美元兌日圓上周四曾跌逾1%,最低見118.75。美元上周五收報119.02日圓,全周累計跌1.07日圓。
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為推動出口,常大量購入美國國庫券和機構債券,以維持本身貨幣兌美元的弱勢。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資料,截至5月底,日本和中國兩國是最大的美國國庫券持有者,持有額分別為4286億(約3.34萬億港元)和1217億美元(約9493億港元);海外央行持有的美國國庫券高達9350億美元,大部份是由亞洲央行持有(見圖表)。

斯諾言論帶政治動機
分析員說,倘中國減慢購入美國債券,甚至反過來沽售,此舉幾乎可以肯定會推高美國長期利率、拖低美元,以及提高美國政府和當地按揭融資機構的借貸成本。他們指出,斯諾一再要求中國重訂人民幣波幅,此舉帶有政治動機,因美國明年舉行總統選舉,布殊正設法紓緩美國廠商的不滿。
美國國會發言人說,該國參眾兩院的小型企業委員會已提出,要求調查中國、日本、南韓及台灣有否操控滙率。
不過,許多市場人士質疑中國將會減少購買美國債券,因為中國現階段若改變貨幣政策,將不符合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