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經濟持續惡化,失業率屢創新高,當中尤以欠工作經驗的青年情況最為嚴峻,失業率高達三成,不少青年求職心切,容易誤墮打工陷阱,一名曾於出版社工作的青年便投訴,僱主無理拖欠薪金及沒有為僱員供強積金,他憤然指摘僱主無良,並批評勞工處及積金局沒有主動協助受害僱員。 記者:李駿慧、謝明明
職工盟今年首七個月接獲逾六百宗涉及青年被無良僱主及騙徒欺騙的個案,職工盟發言人麥德正指出,當中不少受害青年被無理拖欠薪金或無理被解僱,部份更誤墮層壓式傳銷的陷阱,他提醒年輕人不要被花言巧語所蒙騙,切記便宜莫貪(見表)。
仍求學的大學生阿明(化名),因擔心畢業後搵工難,被朋友游說參加傳銷空氣淨化產品,結果卻被騙去五千多元,他已向商業罪案調查科報案。
曾於一間出版電腦及消閒書籍公司工作的陳先生則表示,該公司自今年五月起便拖欠員工薪金,至六月底始接獲積金局通知,指該公司並無為員工供強積金,他與其他十多名同事先後於上月向勞工處求助,終止與該公司的僱傭合約,並追討合共二十多萬元的薪金。
大學畢業後曾先後做過多份工作的陳先生憤慨地說:「同老細傾,佢竟然話『我無錢,賴死唔會畀嘅喇。』我無諗過無良僱主會重惡過我哋(受害員工),我真係好嬲!」他又批評勞工處及積金局沒有積極協助受剝削的僱員。
該公司負責人接受本報查詢時承認,由於財政困難,所以有拖欠員工薪金,並指會計出錯,並無為員工供強積金,現正與勞工處和積金局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