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五學生放榜,報紙上不外兩類故事,一是搵些十優八優,又或是來港幾年的新移民,作一輪報道。另類的做法,是搵一些早年會考成績不好的學生,而最後一樣事業有成者。
兩者比較,自然是後者更具意義。鼓勵年輕人努力讀書,吸收知識,當然是對,但信不信由你,若然追查一下,這些狀元在若干年後,事業生活都是平平凡凡者,大有人在,這些故事倒不見記者可以發掘出來。
人生是馬拉松,極少見人可以由頭帶到尾,有者亦只是運氣特佳,是例外而非常規。只要肯發力,幾時都不會是遲了的。這些說話,是不是好老套?是不是個個社工、老師都這樣說?小朋友心中會說,你唔係我,點知道我的感覺呢?
那就聽聽筆者這個過來人說說經驗。我二十四歲才考會考,只有四科,中、英、數加EPA。夠差未?更差的是我根本沒有讀過中學,除了幾年夜英專之外,其他三科我是業餘時間,自修考的。那一年,是我在工廠工作的第十一個年頭。
對別人是極差的成績,對我是極大的成就。人的高低,是要跟別人比才出現問題,才有你高我低;你成功了,我失敗了的問題。不與人比,自問自答,是否已經盡力?是否努力發掘自己所長,加以發揮?若是,你就掌握了做人的學問,這比那幾科東西重要,而你亦一定有各自各精采的經驗,可以告訴別人。
個人的經驗,有機會再談,一次過說出來,大家以為筆者在作勵志故事,因為神奇得令你以為是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