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硫磺溝煤田大火,自清朝光緒年間燃燒至今達百餘年,終於受到控制。這場世紀大火,估計燒去了二億四千噸煤(約佔中國年產煤量的兩成),每年釋放有毒氣體物質逾十萬噸,對當地環境造成極大破壞,遺害恐怕難以一時消除。
硫磺溝煤田,距離新疆烏魯木齊市約四十三公里,是新疆八大重點火區之首,自一八七四年有歷史記載以來,硫磺溝南北十二公里、東西十公里的煤區大火不止,燒了整整一百二十九年,燃燒時間之長,堪稱世界之最。曾有人形容硫磺溝火區「裂隙縱橫,濃煙瀰漫,岩隙間火燄呼呼,經年不絕」。一九九九年,中央政府撥九千萬元人民幣滅火,並立下軍令狀,限期在今年底前必須撲熄硫磺溝煤田火區大火。
經多年努力,科研人員終於將硫磺溝十四處火頭撲熄,餘下四處火區,早前亦已完成主要撲救工作,受到控制,現正進行善後。硫磺溝火區滅火處負責人苗圃形容,撲滅工作艱巨,火區燃燒層深達二百一十五米,溫度達一千二百九十度。科研人員先用推土機把火區的山頭削平,然後用水管往火區注水,再開始用鑽地機往地下的火源上鑽孔,灌入黃土泥漿,將地下裂隙堵住,以隔絕火源與空氣接觸。但由於當地的泥土空隙較大,當局只能從別處把黃土運來使用。
專家估計,這場世紀大火,一共燒了二億四千噸煤,每年釋放近十萬八千噸有毒氣體及近一噸塵埃,順勢飄到烏魯木齊市上空,造成當地長期環境污染,不但令空氣中有害物質嚴重超標,同時亦形成廣泛地區的酸雨,破壞新疆上空的臭氧層。
另外,大火令硫磺溝地質變異,地面裂縫及塌陷坑隨處可見,附近二百二十萬平方米的草場更被燒成焦土。而煤炭中的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經高溫燃燒造成酸碱性化合物,對附近水庫及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令水質由甜變苦。這些災害所造成的損害,相信短時間亦難以復元。專家估計,新疆擁有一萬八千億噸煤炭,約佔全國儲存總量四成,而當地煤田火災嚴重,活火區面積八百二十五萬平方米,每年白白燒掉一千萬噸煤。
上海《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