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普通話也要大一統

連普通話也要大一統

有會考狀元在普通話科目中考到A,她說為了「怕學了不純正的發音」,於是連台灣電視連續劇也不敢看。依照這樣的邏輯,以後孩子們看香港的英文電視台時,看來也要把《X檔案》、《白宮群英》剔除在收看名單外——原因是它們是美國電視劇,捲舌頭的美國式發音不夠純正。
普通話是四九年中共建政以後的事,最準確的普通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聞報道員的普通話。不過,中國幅員廣大,甚麼口音也有,毛澤東的普通話就帶着極重的湖南口音;鄧小平的四川口音普通話香港記者聽得不少。前幾天來港的廣東省省長黃華華,一口客家口音普通話。口音雖有不同,但人人都明白他們說甚麼。
香港和內地經貿融合是大趨勢,能說普通話者事半功倍,但如果說學生怕看了台灣電視劇而影響口音,卻又矯枉過正。語言的最大功能在於溝通,而溝通工具是一口標準普通話更是好事,然而講得不準但能溝通,也總算達到目標。我可沒有聽過,有人因為說的普通話帶台灣口音而出事。
英語沒有標準音這回事,英女皇的口音只能說是「優雅」而非全國標準;最正宗的美式英語,據說是紐約州水牛城一帶的口音,但全美三個電視網的新聞報道員,一個是德州口音、一個是西部口音、一個是加拿大口音。
中國人事事慣了大一統,連普通話都只要一個版本,我倒不覺得台灣口音在有甚麼問題。有時台灣女生的國語還挺悅耳,沒有普通話那樣硬繃繃,滿是戰鬥性。
【編按】林振強請假一個月,陳穎暫代。

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