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發現手提電腦的好處:方便邊走邊寫。
計程車在平暢的澳氹大橋上飛馳,海上雲影流逝,看看遠山,看看近水,手起鍵落,山水,都化成筆墨。
車泊在媽閣廟前,晨光裏,都是一日遊的大陸人,像趕集的,擠在煙氣裏拍面目模糊,但十分典型的自己。紫砂壺收藏家林志宏老師的聚紫軒就在媽閣廟斜對面,學長蔡傳興領去參觀;聚紫軒,不是林老師住所,只是收藏茶壺,以茶會友的地方。八十二歲的人,腰板挺直,步履如飛,讀書人的儒雅和風範,教人難忘。
跑三四層樓,我氣急敗壞,伸舌頭直喘氣,林老師神態仍舊雍容。「你練氣功?」同行畫家鍾筱攸問。「沒練,早上行行山而已。」林老師答。這山,定有玄機,行得人有仙氣。林老師藏壺逾千,當年澳門回歸,做壺名師許四海設計了一個鐘形「回歸壺」,托林老師請馬萬祺題了字,做了一百個在上海銷售;這回歸壺,澳門大概有一兩個,其中一個,我剛賞玩過,覺得……怎麼說好呢,總之,很滑溜,端的是好東西。許四海做的紫甌乾坤壺,以東坡竹笠造形,書畫家方召題字;還有程十髮繪畫的鷓鴣提梁壺;還有還有……我是門外漢,再說就離題,也離譜了。
「府上有沒有長途電話線?我要上網傳稿,編輯在等,正等得叫救命。」我問林老師。找到插座,我因為睡過頭,邊走邊寫的專欄,以光速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