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會考放榜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為求升讀中六學額而奔波,露宿輪候。當中不少是「母語教學」試驗品、白老鼠、犧牲者。十幾歲少男少女,為此痛哭流淚,令人不忍。——他們做錯了甚麼?
九八年強制推行「母語教學」,為了政治正確,教育上大開倒車,未幾已知「情勢不妙」,又出爾反爾,忽中忽英(初中母語教學中四急轉英語授課,如何適應?),最後名存實亡,交由校方自行選擇……就這樣,一小撮人為了媚上的偏見,五年間,拖垮了整整一代中學生。大家都好心痛。
尤其是身受其害的學生,他們的前途、自信、學習能力、語文基礎,在國際化的都會中,兩頭不到岸——英文不好,中文也不見得強些。被迫轉制的原英中學生更受到歧視,低人一等似的。
若當初「母語教學」那麼值得推崇,精忠報國的領導班子和政客的子弟兒孫,便應一視同仁接受、適應,這才是「愛民如子」。為甚麼老百姓下一代慘遭摧殘,而他們的兒孫卻念國際學校或放洋?甚至前高官陪女兒讀書也選美國而非北京?
文化倒退、斷層,是另類殺人不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