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證監會主席沈聯濤表示,很多海外的傳統經紀行已轉型,改為提供財務策劃及介紹經紀的服務,其實本港經紀行也可借鏡,對小經紀行來說毋須投放大量資金。他將於下月底約滿,但政府仍未公布會否續約,他說:「現階段不會預測政府的決定,到適當時間政府會公布。」
沈聯濤昨日出席一個午餐會後表示,前日會見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時,雙方談得很好,並向他滙報證券業情況及證監的工作,但沒有談及上市審批權問題,而唐氏表明支持證監會工作。
沈聯濤又表示,自港交所(388)上市後,證監會接手監管經紀行的工作,專注管理有關風險,其中經紀行挪用客戶資產的風險,由去年1月至今年7月為止,合共有11宗,涉及金額達1.9億元,當中大部份是涉及僱員詐騙或盜竊行為,有關損失主要由經紀行忠誠保險涵蓋或由經紀行自行承擔,客戶並未蒙受損失,但有3宗涉及獨資經營者的個案中,其中2宗要由聯交所賠償基金發放賠償金予大約700名投資者。
沈氏認為,香港經紀行的資本要求乃區內最低水平,但有需要要求經紀行提供充足資本,以便為其承受的風險提供保障,因此建議提高資本水平,不過在改革過程中會設定較長的過渡期。另外,若可盡快推出一個收費合理及方便使用的投資者個人戶口,經紀行資本規定應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