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絮語
家馬德里來港作賽,掀起空前的熱潮。
七百萬市民中,本身是足球迷因而很想看這場比賽,又肯定可以拿到票,卻不敢前去看比賽甚至看操練的,大家猜這個人是誰?特首董建華是也。上次他去看利物浦操練,球場只有幾千人,也被民眾報以一片噓聲。這次皇馬光是操練就有幾萬觀眾,董伯怎敢現身?
做特首做到這個地步,也夠可憐了。
………………………………………………………
董伯宣布新人事任命,民調顯示,新任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和新任保安局局長的李少光,被認為是「理想人選」的都達百分之四十,被認為不理想的只有百分之十幾,而董伯的民望,也由四十點三的評分,上升到四十四點四分。
無非是因為唐的一句重新檢討○六?○七年消滅財赤,以及李的一句二十三條立法沒有時間表,加上粵港融合的安排,市民對他們的接受性就提升了。可見香港市民非常純良天真,只要繼續派點糖果,難保保皇派的民建聯不會在年底及明年的選舉中再領風騷。
………………………………………………………
葉劉淑儀與曾德成約會,她的掃把頭髮型已變了樣。
曾經說過要捍衞她的髮型的葉劉,也「與時並進」。早些時以「掃把」配合董伯推行二十三條的強硬政策,意味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毛澤東詞);現在則配合董伯的懷柔手段。如此識事務,難保不會「與時並進」地捲土重來。
………………………………………………………
中聯辦副主任鄒哲開,公開炮轟七一大遊行,說香港這個「動感之都」可能會變成「動亂之都」,又以中國大陸文革時期人們整天上街遊行為喻,說「批這個,鬥那個,結果經濟瀕臨崩潰」。
正如文革是由毛澤東所發動的一樣,這次香港的遊行雖不是由中聯辦所動員,但中共支持的董伯、葉劉、親中議員、左派報章的種種表現,正是動員市民上街、製造鄒哲開所謂的「動亂」的最重要因素。
………………………………………………………
鄒哲開說,他希望香港人要學習國家主席胡錦濤所提出的,「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那就不要花大半年時間,去推銷那個既不得人心又勞而無功的二十三條立法啦。棄「搞建設」、「謀發展」而搞政治(二十三條立法)的,正是中聯辦、董伯、曾鈺成等一夥人。
………………………………………………………
皇馬訪港,球迷輪候買票過程顯示了足總、大球場管理工作上的漏洞,內部門票分配上也出現了有些票不知去向等情況,廉署可能介入調查售票風波。
粵港融合之後,這一類可能涉及以權謀私的事,只是小事一樁而已。
………………………………………………………
會考放榜後,許多中文中學的學生,被中六學校拒收,理由是他們接受中六的英語授課有困難。
「建華之亂」不止亂十年,其中一些政策如母語教學,更會禍延後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