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教學累死「前英中」<br>考生怒斥被當白老鼠

母語教學累死「前英中」
考生怒斥被當白老鼠

十一萬七千多名會考生昨日放榜,各間於九八年由英語轉為母語教學的中學,亦於昨日接收首份會考成績表。當年力抗轉制失敗的「前英中」,今年英文科及格率下跌達一成半。學生埋怨被當作「白老鼠」、家長投訴母語政策令子女英文水平下跌、校長則責斥被迫轉制令學生受歧視。這正是給一力推行母語教學政策的政府,一份不及格的成績表。 記者:倪清江、趙雅思、鄭佩琪、方敏瑜

【本報訊】多間因母語政策而需轉為中文中學的前英中,放榜結果顯示,英文科成績同告下跌,幅度由百分之八至一成五。顯示學生並非如政府當初所料,在母語政策下可更好學習英文。
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昨到荃灣及葵青區中六聯招中心巡視後表示,有些中文中學自中四轉用英語授課,導致本年的會考成績不如理想;加上由英中轉為中中的學校,學生英文水平顯著下降,顯示母語教學政策確存在問題。

慈幼中學「重災區」
李國章強調,不能單看某一、兩項數據,便否定母語教學的存在價值。他舉例說,有四十間中中的學生,英語水平反而有所提升。教統局會於下學年檢討母語教學政策。
慈幼中學是當年上訴要求保留英語授課失敗中學之一,該校首批接受母語教學的考生,及格率比去年下跌一成,約為七成;而英語科的及格率更跌了一成半。
慈幼中學在初中三年以母語授課,中四起則除了中文科等個別科目外,其餘都改用英語。考得六科十分的黃俊傑表示,中四轉教學語言後,花了不少時間在生物、化學及物理三科上,忽略中、英及數,致成績欠佳。他指如一早在初中用英語授課,便不會有此問題。
取得十六分的黃祖堯,英文科僅及格,可升回原校。他覺得自己成了母語教學的白老鼠:「母語教學有乜作用吖,大學都要用番英文,用中文教嚟做乜!」其母黃太表示,兒子在初中階段因少接觸英文,英文應對甚差。

「點解香港開倒車」
取得二十六分的鄺俊豪表示,為提升英文水平,由中二開始訂閱英文報章、看英文新聞報道、看英文書、找外籍英語教師傾談,英文才取得C。他不滿說:「新加坡對英文教學好重視,(語常會主席)田北辰話英文好重要,點解香港教育要開倒車?」
該校校長李益僑表示,自轉中中後,所取錄的中一新生派位成績組別下跌,加上社會上有歧視中中情況,影響他們的讀書心情。
當年上訴失敗的中中荃灣聖芳濟中學,在高中時亦全面改用英語授課。該校鍾副校長表示,今年一百五十名考生中,約六十人考獲十四分或以上,較去年增加約十人。但她稱,整體及格率及英文科及格率,比去年微跌。

65%反對母語教學
另一被迫轉為中中的九龍塘學校,校長陳銘華表示,今年英文科的及格比去年下跌一成二,比預期多一倍;不過其他以中文作答的十三科試卷中,八科的及格率高於全港平均水平,另五科有進步。但整體及格率受到英文及格率下跌拖累,只有六成八。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昨成功訪問一百名到葵青區聯招中心的考生,八成認為母語教學對考生構成負面影響,六成半不贊成繼續施行母語教學。

失望灑淚
會考放榜日例必有人開心有人愁,部份考生得知成績未如理想,頓時失聲痛哭起來。

開心彈起
今年皇仁書院狀元產量最多,左起:賴俊廷、張銘峰、司徒志威、尹展霆及陳國恩收到成績單後開心到跳起。
陳國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