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國經濟表現似乎有所改善,十年期國庫券孳息近日一度回升至接近四厘半的一年高位。雖然聯儲局已多次暗示,短息在一段時間之內會維持低企,但長息從低位顯著回升,仍令部份市場人士憂慮,債市多年以來的升勢,或許已接近尾聲。現階段若要維持合理的利息收入,但同時又要避免利率一旦回升對債券價格構成的帳面損失,可考慮持有「浮息票據」。
美國長債孳息在兩個月前才下跌至半個世紀以來的低位,當時我曾表示,債券價格已呈現超買,建議以收息為主要目標的投資者,可考慮略為縮短債券組合的平均存續期,減少組合對息口波動的敏感程度,並鎖定部份因債券升值所帶來的利潤(詳見6月5日本欄)。然而,對於那些集中持有優質債券的投資者而言,單靠縮短存續期,只能暫時避過長息回升時所造成的震盪,並不能完全擺脫短息最終回升的潛在威脅。
若要完全對沖息口上升的風險,可考慮增持浮息工具。該類投資產品是根據息口變動而調節利息收入。當息口向上時,利息收入隨之增加,但票面價格卻不會像一般債券般因息口上升而出現下滑。現時市場上有多種浮息工具供投資者選擇,最常見的是以銀團貸款作抵押的浮息票據。
銀團貸款是一項很常見的企業集資方式。每當企業需要額外資金用作未來業務或特殊項目發展時,許多時便會向銀行或金融機構提出申請借貸,但礙於此類貸款所牽涉的金額每每相當巨大,接獲借貸申請的銀行為免承擔過大的信貸風險,便會與其他銀行或金融機構合作,組成「銀團」批出貸款,故稱之為銀團貸款。
在銀團批出款項之前,企業必須先通過一系列嚴謹的審批程序,以確保有足夠之資產抵押,然後再釐定貸款年期及利率等細節。由於此集資途徑往往較發行企業債券的成本為低,故許多大型企業均喜愛以此方式進行集資。
一般銀團貸款利率會以市場指標利率,如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或最優惠利率(PrimeRate)作為基準,再加上雙方議定之溢價(例如加300個基點)作為貸款利率。由於指標利率是跟隨市場利率變動,因此利息收入亦會隨市況而改變。
最近市面亦推出了全港首隻以投資於有抵押銀團貸款浮息票據為主的債券基金,由於基金主力投資高評級及有抵押的浮息票據,假使某企業不幸未能如期償還貸款,基金便擁有優先處理該企業的資產或以其抵押品償還欠款的權利。
持有浮息票據的另一優點是,無論利率上升或下跌,基金價格亦會維持平穩。組合的平均息率調節期(類似一般債券基金的存續期)只有0.2年,反映所受承擔的利率風險極低。該基金有每月派息之特色,現價息率約為3.8%,現分散投資於百多項不同行業的浮息票據,回報及波動程度較傳統的定息產品為穩定,其年初至七月二十五日為止的按年回報及波幅分別為4.2%及1.0%,兩方面表現均遠勝一般高評級的債券基金。
潘國光 投資研究經理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傳真至2962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