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覓食圖》,提到氹仔「海島」葡國餐廳的美食;美食以外,還有些故事,可以說說。
餐廳,是澳門一位大地產商開的,見過一面,人和氣謙厚。「海島」,是老名字了,一直在那片荒地上讓人遺忘,忽然有了神采,饞人奔走相告,是因為換了管理人;這個人,大家喊他阿啤。「我是路環人。」阿啤說。路環,過去主要就一家聖方濟各小學,上左派坊眾學校的男生不多;瞧他年紀和我相若,我懷疑:「你可能是我的小學同學。」阿啤比我大幾年,原來是學長。
「當年,我爸跟你外公,是最要好的朋友。」原來學長一家就住在我路環故居門前幾株榕樹後,事隔三十年,大家相認,原來都經歷了好多風雨。我外公是電燈局的頭兒,鄰里叫他「大偈福」,得病下世,路環人都出來送喪,往譚公廟後山墳場那條濱海路,擠了幾百人;那年頭,路環就只有幾百人。
「福伯是個好人,一個大好人。」阿啤說。好在哪裏?當時年稚不知道。「那年頭,電費好貴,貴得比今天更離譜;大家都窮,哪有餘錢去應付這筆開銷?只好把電線搭到屋裏,偷電。福伯是知道的,沒說話,還悄悄幫助我們。」阿啤一邊和我敘舊,一邊迎送客人,還是慇勤周到。做人處事,要講法,講情,講理;講法,路環人偷電,於法不合;但外公通融,事在情理之中。講情,講理的人,到底比盲目執行惡法的人,受人尊敬,教人懷念。
阿啤要請客,我吃了一客暖胃稱心的牛柳配鵝肝付錢出門;門外,燈火已闌珊。(「海島」電話:83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