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股市前晚急跌,杜指跌接近150點或1.63%,僅能守住9,000點之上,看來大有機會hit到本欄定下的8,800點止蝕位(不過仍有300點利潤)。標普500指數錄得1.77%跌幅,大於杜指,下跌股票數目擴大至461隻(僅36隻上升),並非佳兆。納指跌得更重,1,700點瞬間失守,收1,673點,跌去40點或2.37%,升得急跌得多,但仍是3大指數中表現最佳者(從低位升幅計)。
美股漠視服務業以歷來最快速度擴張(根據供應管理協會97年7月開始設立這個指數計),以及早前製造業重返50的擴縮臨界線之上等好消息而滑落,符合本欄日前指美股欲升還回(利用好消息派發明顯)之預測。
美滙方面,歐元兌美元重上1.14水平,美元兌瑞郎回落至1.34中位,兌日圓則變動不大,徘徊在120左右,走勢亦與本欄認為美元可能展開新一潮跌浪相脗合。至於美債,10年期聯邦債券孳息回升至4.41厘,是挾高來bid財政部拍賣的180億10年期債券,抑或投資者仍對美國經濟寄予厚望,則要稍後才有分曉,不過筆者覺得長債孳息已是強弩之末,不宜再追。
美股美滙齊跌的其中原因,是國基會(IMF)報告指出美國「雙赤」──財赤和貿赤持續擴大,不利投資和蠶食生產力增長動力,敦促美國政府必須盡快在5至10年內達致平衡預算,不然因戰後出生嬰兒潮人口開始老化,美國將面對在社會福利和醫療方面的沉重開支問題。暗示喬治布殊自2001年出任總統至今3度建議減稅共1.7萬億美元,加上聯儲局13度減息,如果GDP沒法在未來出現正常增長,美國經濟前景嘛……!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又豈不令投資者撲朔迷離?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