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理念的弱勢政府

沒有理念的弱勢政府

盧子健

新任主要官員的記者會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沒有一位官員講過一句有實質政策內容的說話,他們只是不斷說聽取市民意見、會認真研究各項問題。
這是一個多麼弱勢的政府!
董建華政府在國家安全立法問題上逞強、蔑視民意,弄得焦頭爛額,現在經常把聽取民意掛在口邊,似乎吸取了教訓,實際上是矯枉過正,再次暴露政府的主要弱點。
政府的主要弱點就是沒有施政理念。隨心所欲、天馬行空、思想紊亂,是董建華政府的特點,亦是其施政失敗的主要原因。
中產階級對董建華政府極度不滿,大部份不是因為個人利益在過去幾年受到甚麼直接損害,而是對政府的表現實在看不過眼。首先看不過眼的是政府的能力,但更看不過眼的是政府沒有理念以及價值觀與社會主流相違背。

其實過去港英管治時期亦不見得官員的能力特別強,但政府施政理念比較穩定和清晰,即使沒有很多特別標青的明星,政府仍有不俗的表現。港英政府的管治理念看似簡單,就是如無必要政府不要介入經濟和社會事務,小政府理念甚為清晰。
特區政府成立後,雖然間中也表示維持小政府的理念,但實際上甚麼事都想管,又想推動多項改革,包括所謂問責制的政府架構改革,結果是一塌胡塗。問責制要有效運作,前提是有一個具有共同理念的班子。過去一年的經驗充份顯示這個前提不存在。

特首首先出問題
說得準確一點,公眾根本不知道現時政府有甚麼理念。問題首先出在特首本人身上,特首去年競選連任時,連一份政綱也沒有。其後他組成第一個問責官員班子時,也沒有說明是基於甚麼理念把這批人組織起來。
前任財政司司長在經濟疲不能興時推出緊縮預算案,對經濟再踩上一腳,這是基於甚麼理念?前任保安局局長的國家安全立法政策不惜侵害市民的權利和自由,這又是基於甚麼理念?當這兩位官員推銷預算案和國家安全草案時,其他問責官員完全支持這些政策的背後理念嗎?他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以新任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為例,他本來是問責班子一分子,如果從來不同意前任司長的公共財政政策,早應為這重大政策分歧而掛冠;現在一上場就突然放棄原來的政策,那也應該有一個解釋才對。
新任主要官員在記者會上完全不談政策,以新就任、未熟悉政策作為藉口,實在牽強。政府從沒有停止過運作。如果政府有清晰的理念和政策,除非特首本人表示會改變,所有主要官員當然應該表示贊同現行政策,否則就不應該接受任命。
說來說去,就是因為特首和整個主要官員班子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正因為這種情況,再加上他們間中流露出自以為是的態度,使中產階級特別反感。既然沒有理念,你們就別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