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華爾街日報》評新財司<br>港自由放任政策告終

《亞洲華爾街日報》評新財司
港自由放任政策告終

【本報訊】新任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尚未發表具體理財理念,但其工業家背景令人憂慮本港經濟政策會出現傾斜。《亞洲華爾街日報》昨日一篇評論文章認為,唐英年接任財政司司長,顯示港英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告終,「大市場、小政府」的政策已死。
《亞洲華爾街日報》評論版執行編輯DannyGittings昨日發表題為《干預獲勝》(InterventionTriumphsInHongKong)文章,指香港在董建華治理下,由自由放任經濟模式逐漸轉向干預主義;前任財政司司長曾蔭權曾嘗試抵擋這股浪潮,如今卻被下放至擔任負責清潔街道工作;而唐英年接任財政司司長一職,反映干預主義已取得勝利。

干預主義將成主導
文章指出,唐英年在上任後首個記者會上,坦言政府應支持創新科技工業,毫不掩飾他支持干預主義的立場。文章認為,港英時代香港賴以繁榮的「大市場、小政府」政策已死。
該文章指出,港府斥資興建迪士尼樂園及數碼港是董建華政府干預政策的明證,雖然港府不斷否認介入市場,但唐英年的言論顯示捍衞「大市場、小政府」不會是其施政核心理念。
文章指唐英年擔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期間,鼓吹中小企貸款計劃,把呆壞帳風險由銀行轉移至政府,又實施多項政策扶助時裝及電影業。文章又認為,由於香港人已面對經濟困境多時,因此對政府以公帑實行干預政策普遍支持,但長遠卻不利本港經濟及紓緩財赤壓力,新任財政司應公開他對干預主義的看法,而不是悄悄往干預之路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