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口電話 - 谷德昭

粗口電話 - 谷德昭

「這是一部粗口電話」,友人懶叻地展示他的新手提電話。
活了那麼久,只知道電話分甚麼雙頻、三頻、影相、不影相;哪裏有甚麼粗口不粗口的?把電話搶到手裏,仔細端詳,發現這最新型號的電話有一個非常啱用的功能,便是一塊手寫板,現時發電話短訊已是非常流行,但中文輸入法始終是個難題,雖說甚麼九方輸入法簡單得很,然而學不會就是學不會,經常碰到是對方傳來一個中文訊息,如果用中文答覆的話,只需簡單兩個字便答完,但如果用英文的話,又要想如何答,又怕錯文法,重要的是不傳神,例如對方問:「××電影好看嗎?」其實只需答:「把鬼」便成,但不懂用中文輸入,想了老半天也想不到如何答,如今有了手寫板,一切好辦。
言歸正傳,甚麼叫粗口電話?原來此部新型號附手寫板的電話有一驚世功能,它可以檢視出廣東粗口;廣東粗口不離五個字:「秒、咪、踎、物、吻」,五個門字部首的粗口字全部可以堂而皇之地顯示出來,經過電腦打字之後,這五個粗口字顯得那麼地斯文而有文化,對我們這些喜歡經常有文化地問候來問候去的一群來說,這粗口電話確是一個恩物。不知廠商會否大力宣傳這一點,但肯定有關方面是有意識地打開這個粗口短訊市場。由於不是粗口電話便顯示不到粗口字,所以我們已是一人一部在手,大家每天便是以五個粗口字,像是英文的「ae ou」一樣,造句寫詩,相信很快便可蒐集成書,留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