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歲已代表港女足參加國際賽的邱嘉慧,過去多年曾有兩次機會到中國或南韓做外援,成香港女足歷史上首位輸出球員,但她最終因「唔想博」或者「唔敢博」,決定留港發展,在公餘時間始全情投入。
嘉慧說:「早輪去泰國踢亞洲盃嗰陣,有北京球會搵我,斟我加盟佢哋隊波。其實我早幾年前都有諗過去有職業嘅女足聯賽踢波,每日起身就練波,練完就瞓,瞓完又練,每個月搵兩三萬元月薪。」
目前在一間物業公司任職的邱嘉慧說:「講真做得運動員或者足球員,當然想去更高水準嘅地方比賽,以證明本身嘅能力,而如果當時決定接受邀請,重有可能做香港第一個外流嘅女子足球員。諗深一層,呢啲都只係虛榮。事實上,球員生涯好短暫,始終唔值得博,踢咗兩、三年之後,驚返番嚟可能會搵唔到嘢做,所以我寧願留番喺度,集中發展本身事業之餘,以業餘方式踢波同打籃球,咁樣可能長遠啲。」
嘉慧坦言,雖然香港女足發展了多年,只是缺乏長遠的發展計劃及目標,使這項愈來愈多女孩子參與的體育運動,無法進步,長期處於亞洲中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