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講到恒生(011)及中海油(883)是香港藍籌股中,股東資本回報(ROE)較高的兩間公司,亦因高ROE,令它們享有較同類股份高的估值(Valuation)。隨後接到一些朋友的來信,詢問有關ROE的問題,不妨與大家一談。ROE全名為ReturnOnEquity,簡單計法為:ROE=NetProfit/Equity;即ROE=盈利/股東資本。
不少美國投資者對ROE頗為熟悉,其中一個原因便是股神畢菲特的關係。據聞ROE是他最喜歡運用的一個財經比率,畢菲特一向建議投資者買股票時,應以投資一盤生意看待,不應單以買入一隻股票,純從股價方面着眼。ROE正好是反映一盤生意的賺錢能力,故此ROE便成為股神常用的財務比率。
假設A公司的股東共合資了100萬元,隨後該公司每年的利潤為10萬元,則其ROE便為10%,即ROE=10/100=10%。若B公司的ROE為20%時,即股東投資100萬元時,他可預期取得的回報為20萬元。故此,ROE愈高亦反映該盤生意的賺錢能力愈強。
大家有可能察覺ROE跟市場常用的比率如市盈率(PE)、股價與帳面值比率(P/B)、及股息率(DividendYield)等不同之處?就是ROE是以盈利除股東資本,當中並不涉及股價,但PE是以股價除盈利,股價與帳面值比率(P/B)是以股價除每股帳面值,而股息率是以全年每股股息除股價。由此可見,PE、P/B及股息率等市場常用的比率,皆是從股價入手,亦即從投資股票層面來看,而ROE卻是純從一盤生意的盈利層面來看。
在美國投資市場,PE亦有另一種表達方法,就是盈市回報(EarningsYield),其計算公式為:EarningsYield=1/PE,即將PE倒除(Reciprocal)。進一步深入研究,盈利回報率的計算公式為:每股盈利除股價,亦可以改為公司盈利除總市值。另一方面,股東資本回報(ROE)的計算公式為公司盈利除總股東資本。基本上,兩者的分子皆為公司盈利,僅是分母不同,前者為市值,後者為股東資本。由此可見,PE或盈利回報是從股價出發,而ROE則着眼於股東資本,ROE愈高反映該盤生意的賺錢能力愈強,PE愈低則反映該股抵買而已。
由於時間所限,來不及等滙豐(005)、恒生業績公布,留待明天再談。早前談過,支持恒生維持較高估值的主因為高ROE(約20%)及高股息,恒生維持高股息機會較高,但能否保持ROE逾20%則難說。至於滙豐,現時全球大型國際銀行的ROE,較高者為Citigroup、BankOfAmerica及Barclays等,它們的ROE約為15-18%,不妨看看這次滙豐的ROE能否與它們看齊。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