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粵港兩地就傳染病交流合作機制達成初步共識,兩地的傳染病通報機制中,除「沙士」及日本腦炎等傳染病外,會擴闊至二十多種傳染病,讓粵、港、澳三地衞生部門可及時掌握疾病趨勢,並會定期滙報情況。
中國衞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一行七人上月底訪港三天,昨日扺澳門訪問。黃潔夫是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兼衞生部部長吳儀,來港建立粵港傳染病防治交流合作機制,前天與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及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達成共識,未來會擴大雙方溝通的傳染病增至二十多種。
據黃潔夫日前向傳媒表示,這個方案可以是經常性,如每周或每月讓粵港澳三地官員掌握三地傳染病訊息,方案已呈國家衞生部及香港有關部門,一旦通過,相信特區政府很快會公布。
沙士事件暴露了粵港兩地就疾病交流上的漏洞,其後廣東省爆發日本腦炎,也沒有主動通報本港衞生署,直至傳媒報道後,衞生署官員向內地詢問才獲知事件。醫療界要求兩地官員至少要就現行衞生署呈報的二十多種傳染病,定時交流情況,及在爆發時互相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