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後日便是中五會考放榜日,十二萬考生苦讀多年,眼見成王敗寇在此一朝。但六名今年在公開大學畢業的過來人,當年會考或是蹉跎歲月、未盡全力;或是掉以輕心、成績一敗塗地,路走過了但未到盡頭,各人在往後的日子發力趕上,憑毅力及自信,不計較辛苦去圓讀書夢。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不只應屆會考生,更值得全港市民學習。 記者:馮永堅
已是兩子之母的麥綺雯,多年來不斷進修,為的是完成年青時的夢想。對於既要工作,又要湊仔及讀書,這位年輕媽媽坦言一身兼三職「好辛苦」,但為完成讀大學的理想,麥綺雯說更辛苦也是值得。
麥綺雯以六年時間取得公開大學語言及繙譯文學士資格。「學歷唔高,做嘢好蝕底,老闆想升你都難啲啦。」十多年前會考英文科「肥佬」的她表示,為完成大學之路,第一次會考後即重讀一年,希望升讀預科後直入大學,可惜失望而回。
麥綺雯表示,多年來沒放棄讀書理想,就算身懷六甲仍照樣溫書、考試。她以自身經歷勉勵考生,做任何決定都要冷靜,不要想過去的失敗,要放眼將來。她說:「正所謂條條大道通羅馬,好似我咁有兩個細路都可以攞到學位啦!」
「陀槍」女警不甘被遊客「睇小」,發憤完成文憑課程。黃玉屏服務警隊十年,是本港首批加入衝鋒隊、可攜械執勤的女警,她亦是今年公開大學畢業生之一。
「有次個遊客用英文問路,我唔職點答佢;又有次有國內遊客問路,我又唔職用普通話答佢,當時都幾尷尬。」想當年中五會考時雖然全部科目及格,但黃玉屏坦言「學不至用」,因此於九九年報讀公開大學的遙距執法及保安管理課程,並於今年畢業。
黃玉屏說,雖然警務工作繁重,但為應付日新月異的資訊,加上香港是中西文化混雜的國際城市,故不得不為自己增值。「試過喺特別職務隊返二十個鐘頭,跟住重要返大學上導修課,成個人散晒。」雖然如斯辛苦,黃玉屏堅持「捱落去」,她希望繼續修讀學士學位課程,以滿足自己的求知慾。
她鼓勵應屆會考生要勇敢面對成績,「學業成績唔係人生嘅全部,就算成績唔好,仍然有第二次、第三次機會,正如啲犯人亦有機會改過一樣。」
「我中、小學都讀名校,雖然成績麻麻,但都估唔到會考食蛋」。九九年會考全部科目「肥佬」的徐禮信,自小就讀中區名校,成績本就一般,中四時更沉迷上行街、睇戲,無心向學。第一次會考「衰咗」,阿信表示受到父母責罵,翌年「的起心肝」重讀中五,得到少許回報,但也只得中、英文及商科及格。
只得三科及格,阿信當然沒資格升讀中六,但因家境「過得去」,毋須即時投身社會大學。「當年攞成績嗰陣都有啲突然、有啲傷心,好彩阿爸、阿媽鼓勵我繼續讀書,我至有今日嘅成就,如果唔係𠵱家唔知做緊乜。」今年二十一歲的阿信三年前修讀公開大學的毅進課程,之後繼續進修,並於今年修畢副學士先修課程。新學期會修讀副學士課程,希望取得良好成績進入大學之門。
對於當年沉迷玩樂,阿信坦言時間既已浪費掉,現在後悔也無用,自己其實喜歡讀書,故已定下升讀大學的目標。阿信的弟弟今年是應屆會考生,做哥哥的以自身經歷作例子,教導弟弟積極面對。
二十六歲的林寶榮年紀輕輕,已有七年工作經驗。在工作日子裏,寶榮了解到訊息、環境千變萬化,不得不繼續進修。當年會考成績不錯的寶榮,在中七畢業後即投身政府當文職工作,他邊做邊讀,並於今年在公開大學取得語言及繙譯學士學位。雖然已是「有位」之人,但寶榮仍希望繼續進修,攻讀碩士或更高學歷。
柳碧如中五會考成績平平,雖能升讀預科,但未能取得好成績入讀大學。她遂轉到香港專業進修學院修讀酒店管理高級文憑,修畢後獲航空公司聘請當地勤人員。
現已轉職空姐的柳碧如兩年前報讀公開大學,以遙距方式邊學邊讀,終在今年修畢工商管理學士課程。她說由於經常接觸不同國籍人士,了解自己的不足,故才讀書增值。
中學校內成績不俗的許敏潔,因不善於應付公開考試的壓力,須重讀中五及中七。雖然多付出了兩年時間,但敏潔仍不能升讀大學。她兩年前用兼讀形式,同時修讀副學士及工商管理學士課程,最終於今年取得公開大學副學士資格。雖然讀書路途較一般人崎嶇,但敏潔仍堅信只要不失自信,努力不懈便可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