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萬眾期待Google上市

矽谷手記:萬眾期待Google上市

近年小弟不知寫過多少有關美國科技股走下坡的文章,經過兩年的暗淡期,市場終於變得較為樂觀,一般相信美國經濟已到谷底,復甦在望,縱然不斷傳來裁員或前景不明消息,但市場似乎只對個別股票較為審慎,令納指及杜指雙雙成功突破關口,重上一年前的水平。
至於市場何以會突然樂觀起來,實在很難簡單地一概而論,一般分析都說美伊戰事結束、亞洲「沙士熱」減退、美國減息政策及減稅方案的通過等,都有助解除市場的不明朗因素;同時,消費信心指數上升等報告,亦相信有助大家恢復信心,但各公司業積及就業數字其實未見有大幅轉好的迹象,似乎這個牛市都是大家憑着信心,一鼓作氣把股市推高。

通縮利科技公司
更有樂觀的說法指出,通縮對其他傳統行業並非好事,亦會影響增長。但對於科技公司來說,產品跌價可謂習以為常,皆因科技產品的更新周期一般較短,科技公司一直都要在每年跌價差不多三成的環境下生存,自然更能適應,在通縮之下會首先跑出,也是相當合理。
大市造好,連帶數家矽谷公司的IPO(新上市的公司)也都受惠,最近一個月內,包括網絡製造商Netgear在內的4家矽谷科技股,上市後紛紛以超出上市價三至四成收市。這些消息不免勾起市場對dotcom時代IPO熱的憧憬,矽谷上下都寄望一個如當年Netscape及eBay等有實力的IPO出現,再次帶起這股矽谷的標記──IPO熱潮。

IPO熱重臨矽谷
環顧各路的私營公司,最有潛力的莫過於全球最高使用率的網絡搜尋器Google,市場估計他們今年的業績將高達5億美元。雖然在各方的鼓勵下,其創辦人卻一再強調今年內一定不會上市,令市場人士好夢成空。Google創辦人解釋不上市的原因頗為有趣,部份是因為上市手續太繁複,亦擔心上市後會有很多掣肘,例如每季業績都要向股民交代,也未必能為員工提供免費晚餐等。
不過,一般估計Google最後都難免要選擇上市,讓員工的Google股份能真正套現,至於是明年或後年已是後話。很多人創立公司之後,千方百計為的也是上市,萬眾期待的Google偏偏你急佢唔急,滿不在乎上市與否,果真諷刺。
魯笨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