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外滙管理局深圳分局國際收支處處長程清波上周透露,外管局已向國務院提交方案,希望將滯留在香港銀行的境外人民幣,經深圳回流至內地,估計這個方案可望於明年落實。如果事件屬實,這將有助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受到消息所刺激,銀行股在上周顯著上升,其中中銀香港(2388)更擺脫早前受「上海事件」影響的弱勢,重上高位。
其實部份香港銀行為了在未來能參與成立人民幣離岸中心後的業務,大都透過兌換人民幣而囤積人民幣資金,雖然有部份已經由一些「地下」途徑流回內地,但只屬少數,大部份的人民幣其實仍滯留在本港的金融體系中。據統計,目前香港較為穩定的人民幣現金約有五百億至六百億元左右,不穩定的流量也有六百億元,而估計到05年時,香港的人民幣現金量將接近一千六百億元,當中尚未包括以「地下」方式流動的數量,故設法令人民幣回流至內地,似乎是必須的行動。
其實人民幣由本港流回國內的方案一旦落實,香港某程度其實已等於自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尤其是本港不少商戶均已接受人民幣付款,以及本港銀行兌換人民幣的數量漸多,加上不少本港企業均在國內開設公司經營業務,對人民幣的需求甚殷,這都有助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但由於國內的資本帳戶並未開放,相反本港卻是一個資金進出自由的地方,故人民幣離岸中心一旦在港成立,不排除會有外資在港將人民幣兌換成港元,再將港元兌換成本土貨幣,滙回本土。這便變相等於人民幣可自由浮動,令資金能自由進出國內。如若控制不好,則很可能對內地銀行造成衝擊。
由於國內的銀行業仍飽受龐大的呆壞帳所困擾,加上貸款業務發展尚未完善,盈利能力仍欠穩定,人民幣存款成為支持國內銀行業的主要支柱,一旦人民幣可以經香港而間接兌換成外幣,將可能觸發人民幣存款增長轉慢,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為內地銀行帶來一定的衝擊。故此,國內銀行應加快發展貸款業務,令盈利根基更鞏固,才可以抵禦資金一旦流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另外,內地在香港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同時,亦可考慮開發國內貸款業務予本地銀行經營,一來這有助加強資金從香港回流至國內的速度,同時亦毋須擔心大量人民幣在港囤積,二來亦可借用本地銀行業處理貸款的經驗,幫助國內發展完善的貸款業務,對本地及國內的銀行業均有利。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