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設計人有鋪儲嘢癮,乜都儲得一餐。今次家訪對象《Victionary》主編VictorCheung並不算去到十分癲的地步,但總也有一點。Victor話,我們的生活無一不被各種各樣的設計所包圍,實在很難不被吸引,但設計不是一樣天方夜譚、意念從石頭裏爆出來的神秘物事,肯用心欣賞、了解到設計背後的意念,儲嘢,其實就是跟設計者交心、甚至是談戀愛的美事。
記者:吳小明 攝影:陳盛臣
a.日本家居名店FrancFranc的日曆積木,每個月都要自己動手砌過對番日子及星期,Victor喜歡的設計通常都帶有這種互動性,不僅是一樣看來好靚的東西就算。
b.仿照Eames椅子的陶瓷小擺設,無名氏出品,但Victor一見就買它回家。
c.Victor愛拉鏈口怪獸的粗糙膠質手感,也愛Simpsons角色的趣怪造型及其漫畫中的抵死性格。
d.Victor謂明和電機的作品一律都可說是無聊設計,因為所有的產品都無實際功用,但又有趣得要緊,像這個Knockman扑頭公仔。
e.Starbucks的飄雪音樂盒,是91年西雅圖開設首間Starbucks咖啡店的造型,限量生產,現在已絕版。
看Victor一臉孩子氣,原來工作經驗已不少,在澳洲完成平面設計課程後,97年加入《IdN》,一待便是四年;到01年自立門戶成立個人Workshop、推出自己主編的《Victionary》,以不定期出版的形式,推介世界各地出色的平面設計師。「出色的意思不一定等於商業上的成功,可能有些設計師的風格比較抽象,不是一睇就明,造成一個Niche(冷門)一點的錯覺,正因為如此,才更加有需要加以推介,讓喜歡平面設計的朋友認識更多各門各派的風格。」Victor說。
f.設計人對DesignerChair總有份情意結,著名設計夫妻檔Charles&RayEames50年代的作品到今日感覺依然摩登;牆上的DesignerChair海報全是大廠Vitra出品,不可能全數擁有,掛張海報也好。
g.Victor的家布置得清簡,客廳以白色為主,配以墨綠梳化,天鵝塑膠燈飾是他的得意手作仔:原先的塑膠天鵝只是一個擺設品,他加以改裝加上燈泡電線插座,便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燈罩,加添了擺設的實用功能。
h.《Victionary》第一期名為《Flavour》,介紹來自世界各地共44位平面設計師及插畫家的作品及風格,包括有著名的LaurentFetis、BuroDestruct等,本地的AtomicAttack、Shya-la-la都有上榜。
i.第二期《DesignForKids》,整本書的形式及包裝都跟第一期完全有別,今次請來各地設計師專誠以童真為主題交出作品,Victor參與整本書的構思及Layout設計,隨書送玩具槍一把,是個人童年經驗的投射,亦是好多小男生的共同興趣。
j.跟許多男孩子一樣,從細到大Victor最鍾意砌Lego,又因為鍾意《StarWars》一系列電影,眾多Lego主題中最愛的自然是星戰。
k.l.m.在星戰Lego模型當中,Victor最愛「Makes&Creates」的系列,尤以機械人(圖l.)這副最富趣味性,因為手腳、頭身都有可活動的關節,增加玩賞時的互動性,不僅是一般模型般砌完就算。
n.Victor收藏的設計書籍不少,除了平面設計以外,最多的可算是關於產品設計的書籍。
o.p.全本書介紹荷蘭設計師HenkStallinga的作品,Stallinga的風格以日常生活常見的事物融滙於個人設計而聞名,意念簡單一睇就明,卻有種獨到的幽默感。好像這個以電話聽筒作外形的鹽及胡椒粉瓶設計,名字叫「TheTasteofTalking」,一出即得到紐約的MoMA(MuseumofModernArt)列作收藏。
q.r.這本《Trespassers-InspirationsforEco-efficientDesign》記錄了世界各地以環保及節約資源為大前提的出色作品,好像這盞枱頭小燈的物料能夠吸收及儲存電燈能源,完全毋須插電,相當環保,外形亦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