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小K九五年入大學,九八年畢業,中學時代極之崇拜張五常,追捧張大教授文章,因此非經濟學不讀,結果如願以償。畢業後到證券行工作,邊做邊讀書,攞埋MA、(修經濟學),不過學而後知不足,再想讀落去,於是申請英國大學,獲錄取嘅話,明年就拜拜香港咯。
申請大學,必須推薦信。小K返到母校,見一位教過佢嘅教授說明來意,教授已經唔係好記得佢係邊個,聽到佢話要申請入讀英國大學研究院,隨口問一句:「去英國呀?HowisyourEnglish?」小K以為教授考佢:立即轉講英文,介紹自己,自己想做乜,點解要留學,留學之後又想做乜?講咗七分鐘先至停口。教授聽完,瞪大眼望住佢:「乜你啲英文咁掂,發音準確,非常流利?你𠵱家啲師弟,一句fullsentence都講唔到呀?」小K為之愕然,自己離開學校五年啫,師弟嘅英語水平乜跌得咁厲害呀?不過事不關己,無謂多問,總之自己不斷學習可也。
香港除咗中文大學之外,其他七間大學都係英文大學(即是以英文為教學語言),教授應該全部講英文,學生小組討論課(tutorial)亦應該全部講英文,不過一位英文大學學生同左丁山講:「講英文我哋就冇法討論落去!」真杰,睇嚟英文大學就會與一啲英文中學看齊,起碼一半課程要用中文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