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筆:「好風險」與「壞風險」

投資隨筆:「好風險」與「壞風險」

有人說「好風險」(goodrisk)不怕冒,「壞風險」(badrisk)要避開,聽來有道理且吸引,但好與壞如何劃分?
風險其實無所謂好與壞,只有是否值博的風險,只有是否適合自己風險偏好及承受能力的風險。現代投資學講的是風險管理,高風險不一定有高回報,投資者要確定的是,高風險的投資應附有高回報的「潛在機會」,否則便是欠缺值博率的風險。
高風險而有高回報的機會,不就一定吸引,一切要看投資者是否願意接受高風險帶來的潛在損失;低風險若只有低回報的機會,亦不適合愛冒險博高回報的投資者。
有了上述理解,才能為自己選擇適當的投資,設定注碼,再講風險管理。

風險無所謂好與壞,但「錯誤計算」(mispriced)、「未及發現」(unidentified)「錯誤管理」(mismanaged)、「欠缺管理」(unmanaged)與「錯誤理解」(misunderstood)的風險卻是每天可見,是投資者蒙受損失的重要原因。
錯誤理解風險,便不能有效管理;錯誤計算風險,便會在不適當的價位買賣;錯誤管理風險,自然容易招致損失;既知風險而不加防範或作適當管理,輸錢難辭其咎;未有發現個別風險,自然無防範意識,遑論風險管理。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