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四間巴士公司一同提供票價優惠,多名經濟學者均指出,現時通縮持續及汽油價格趨向穩定,巴士公司仍有減價空間,應將長途線減價一成的優惠,擴至所有路線。不過,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曾淵滄指出,除非巴士公司受到更大社會壓力,否則再減價機會不高,「冇人想賺少咗錢」。
嶺南大學經濟系教授何濼生昨形容巴士公司這次推出的優惠,無疑是「因住嚟減」。他認為,從巴士公司每年賺得豐厚盈利來看,可承受得起全線車費減價一成,「呢個係市民同巴士公司角力,站係小市民立場,希望佢(巴士公司)讓多啲。」
何濼生指出,市民所付的交通費高昂,其中一個原因是常要轉車,「一轉車就要畀錢,愈轉多車反而要畀多咗錢」,所以政府應研究提供更多和更實惠的轉乘計劃。
曾淵滄也認為,巴士公司當然有減價一成的空間,但在專營權保障下,巴士公司不會主動減價。所以他指巴士公司這次是一個政治決定,「係回應社會壓力,巴士公司明白如果企硬,合約到期後可能連新約都冇,減價係畀政府好睇啲,送一份禮畀廖秀冬。」
曾淵滄續表示,巴士公司應否跟隨通縮減價難以作出定論,因為巴士公司其中最主要成本支出是汽油,它的售價不會跟隨本地通縮下調。
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說,近期汽油價格較穩定,巴士公司有減價空間,但由於巴士公司已凍結車費多年,可減幅度不大。他指出,這次巴士公司選擇在長途路線提供優惠,由於乘客較短途路線少,受惠人數有限。
不過曾淵滄指出,由於巴士公司與政府早已簽定專營權合約,政府不能指令巴士公司減價,否則就會違約,損害香港的法治;他建議日後政府再批出專營權時,引入跟隨通脹或通縮而浮動的利潤指標。
港九新界公共專線小巴聯合總商會主席梁雄表示,現時行走元朗至市區的路線收費十五元至十六元,西鐵及巴士提供優惠後,預計專線小巴客量會減少三成,有關路線相信最少要減價二元至三元才有足夠競爭力,他說月中會與港府開會,要求開放三號幹線予小巴行走,加強競爭力。
的士商會聯盟發言人吳國雄表示,由於早前業界已表態反對減價,相信短期內不會隨西鐵及巴士公司減價,商會已聘請市場推廣公司及律師,研究在不違法情況下,如何向乘客提供優惠,希望在一、兩月內提出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