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面對

一定要面對

不知甚麼原因,董建華和他手下的大官兒,都很怕見到記者。常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是幾個官一面走一面回答記者的提問,我看見那些又是攝影又是錄音的記者很擔憂,生怕誰一失足,整堆人就像環法單車賽裏幾十架單車骨牌般跌下的場面。
廣東俗語說得好,「食得鹹魚抵得渴」,出來做官就要有面對群眾面對新聞界的日子。但董家班好像完全沒有這種能耐,面對記者追訪時的閃縮,一晃眼還以為是冚了賭檔或是黃色架步、帶走主持人或是嫖客的鏡頭。
那天讀了英國記者PeterStothard的新書《三十天》,他以記者身份駐在首相府三十天,正好遇上英美聯軍攻打伊拉克的日子。貝理雅在那些日子的焦慮、憂心、忐忑,全都在書中而出;姑勿論讀者對英美攻伊取態如何,但貝理雅在戰前、戰時的心態,在記者筆下是刻畫入微,無所遁形。貝理雅是頭一個讓記者跟他一起三十天的英國首相;歡迎記者來訪,客觀上為他的開明形象打了保票。
西方民主政治由來已久,能上枱面的都是久經慣戰,哪像董家班那樣心虛得見到記者要跑的孱種?當然,傳媒和政客兩者的關係是giveandtake,各取所需。尼克遜的副總統艾格紐一度很怕在人群前接受訪問,尼克遜卻叫他一定要去,因為不僅能在當天晚上的電視新聞中出現,還可保護自己免受刺客襲擊——只要走近記者和人群,就算是有刺客預先埋伏,也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而給擠到一邊去,下不了手。
會見記者會見人民是深不可測的學問,特區政府是學不來的了。
【編按】林振強請假一個月,陳穎暫代。

陳穎